加载中…
个人资料
滕云
滕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148
  • 关注人气:14,5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干了这碗毕业鸡汤

(2017-06-13 11:21:00)
分类: 这个可以发

好象这也是舶来品吧——逢毕业季,办典礼,穿斗篷,授学位,照合影,扔帽子,然后散伙拉倒。

从新闻上看到的,最近几年,好象又多了一道做演讲。做演讲就做演讲,本是给毕业生演和讲的,却通过新闻,又演和讲给已经毕业或没有毕业乃至没上过学的全国人民,然后就显得尤其高大上。

比如今年的北大最短毕业演讲,四分钟九次掌声那个。当初我也差点打算跪着听的,但一看题目,我又直起腰来,因为人家演讲的题目是“做自己尊重的人”。也不仅仅是因为题目,因为在这套路横行的年代,“做自己尊重的人”,本身也算一种套路,一种直起腰来的套路。

如果再略加赏析,你会发现,套路之精义,本不在“路”,而是在“套”。

比如,大喜的日子,你不能祝福成功和幸福,你要装出一分淡定、两分个性、三分深沉、四分批判。所以你得说:“因为历史不幸地记载着:有人的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

这话特对,然而并不适合给即将毕业的孩子们听,而且也过于简短了。丧失良知者,和损害他人者,应该不仅仅来自于演讲者的理论研究,而是应该包括他的切身经验。所以我更好奇,当演讲者亲历于他的切身经验时,他是如何做的?他本应该把这特对的话,施于毕业典礼之外的更多的场合。而“有人”又似乎给出了答案——每当“有人”的句式一出,所言者几乎都是把自己排除在外的。独善其身当然已经很好,但也正是区分真正的知识分子和客串的演讲家的标准。我总觉得,凡有资格对他人教诲人生者,必是他所谓理想人生的实践者,甚至是受难者。

套路当然还包括文字游戏,越高冷莫名越醉人醉己。像用“无机的原子逆人力学第二定律”比拟人之为人的“奇迹”,最好再带上生物学、化学之类强行嫁接,然后就是搜肠刮肚不妨也百度以后的不要“自恋、自大、自负、自欺、自闭、自怜”,而要“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赎、自勉、自强”的上下联。看到教授同志玩得如此高兴,我对于前边的认真也是释然了——他起码并不比我更真诚。

然而追问还是要有的——我相信倾听演讲的孩子们,更有权利向他们的师长做最后的求教——如何才能“做自己尊重的人”?你猜教授怎么说——看完我都乐喷了——“不要问我如何做到,50年后返校时告诉母校你如何做到;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它们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

我去,难怪是史上最短演讲,原来他是故意落了一大段儿。

中国的教书育人,我大概也算看明白了,就是平时教书,毕业育人。书教得如何不清楚,但育人的简约和花俏,我有幸同时领略到了。回想各种对“最后的大师”的愁肠百转,这既是最好的答案,也是最有力的打脸。

网上最红的毕业演讲,还不是这个,而是前有昆明女生后有南京女生在他国的发言。我也看了,钦佩她们已经有了自酿鸡汤的本领。假如接着舶来到中国——或许已经有了吧——我已经能够预想出那浑身淋漓的画面。

有其师必有其徒,师徒共襄,“做自己尊重的人”,指日可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