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有红包我就要小费
(2017-02-20 11:45:13)分类: 这个可以发 |
入关邻国索要小费,据我所知,也并非独家。若非闹到打伤我国人的地步,大约也就相当于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吧。据家人旅游的经验,也是邻国之一的海关,欧美人士就可信步过关,中国旅客就会多受羁绊。问:不给能怎么着?答:找你点儿麻烦,耽误你半个小时。又问:就不给就耽误半小时了,又会怎么着?答:大约以后就不要了吧。
原来如此。
国人爱讲效率,即便旅游也风风火火。耽误半个小时,看上去就是一种损失。然而如何提高别人办理入关的效率,就要想点法子了。而以国人的经验,“使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有钱能使鬼推磨”,鬼都能听命于你,何况人乎。于是,名曰小费,实则行贿,始于行贿,终成小费,变成了邻国针对国人的一项特殊“待遇”。不提打人一节的话,你说这事儿该赖谁?就算提打人一节,你说这一打,能不能就此打醒国人?
而若参照国人日常的行为,反正我是不看好。
过年时,有人拼微信红包。据说拿得最多者,超过了2400个。这个有点儿象征意义——微信红包大多仨瓜俩枣,并不以金额取胜,而更在乎的是讨喜。那么好,红包,就是一种象征,既象征喜气,又象征人缘,最后,直指的,是一个人的社会能力和社会口碑。而远在有微信红包之前,红包既不新鲜,红包里所包裹的美好寓意则还要丰富得多。然而这样建立起来的人和钱的关系准则,却是在今天,才被放大到一个新的量级,直至教化到邻国的边检小吏。
随便浏览几则新闻,就可以感受到钱在中国的魅力:
《女子只抢红包不发红包惹怒闺蜜》——发红包还好,收红包也说得过,抢红包被发明而至风行,就有点儿赖不着腾讯了。抢红包不就是抢钱吗?而既是抢钱,则哪怕再属游戏心理,也最终会上升为道德评价,惹怒闺蜜的。但是,这个暗合现实世界里抢钱的道德属性,除了惹怒一下闺蜜,却很少有人提及。说白了,只要一沾钱,大家就都对自己的卑鄙释然了;
《男子用万远钞票做“花束”送女友》——这是情人节的新闻,看图片,百元纸币折叠精巧,密密从从,不似鲜花胜似鲜花。若说“书中自有颜如玉”还算委婉的话,那么如此的“直给”为“钱中自有颜如玉”,倒也显出“直面社会”的坦荡和一针见血。这,大约也可视为过人爱讲效率的一种吧;
《雷峰塔遗址被现金覆盖如金银岛》——若将“有钱能使鬼推磨”练至登峰造极,就必须成就大道至简、大智若愚的癫狂属性。你说在钱是撒给白娘子的也行也不行,撒给法海的也行也不行,要不干脆算撒给鲁迅的吧好象也行也不行……一切都可以说不清道不明,惟有钱的光芒熠熠生辉,这就是高手练级的不二法门。
对比如上高段位的钱字诀,再回头看,我实在是瞧不出入关邻国索要小费这码事有什么不正常了——那不过是我们日常生活经验里最浅显明白的小儿科吧。而我有点儿杞人忧天的是,长此以往,有国人做导师,万一人家哪天也练就了登峰造极并反加之于导师,我们将情何以堪。或许,当下最紧要之务,是学习猫做虎师的伎俩,留个上树的一招儿以自保。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赶紧啊——我们上树的那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