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的话儿听分明
(2017-02-11 10:33:49)分类: 这个可以发 |
云南旅游最近出的几码事儿,2月10号在该省政府第106次常务会上获得了定性——“旅游市场乱相”。从维护一个旅游大省的形象来看,这个定性不为过,定性本身也算及时。
然而我要说的不是这个——云南省省长在谈及整治乱相时,“加重语气”说:“有些购物店之所以那么嚣张,为什么就关不掉呢?背后有人吧。”于是,这则新闻的标题,就是这么起的——“滇省长:有些购物店背后有人吧”。当然,“加重语气”,也是记者以为需要浓墨的一笔,以示其重要。
单看“背后有人”。从这个设问来看,并非调查之后的结论,而是来自省长自己的经验。这个经验,民间常说而官员不常说,现在由省长亲自说出来,说明:一,省长有胆识,应该点赞;二,这个经验本身,官并不比民少具,甚至,官比民所知的套路还多,因为所谓的“有人”,这个“人”,就是官。
云南最近出的几码事儿,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为“背后有人”。但即便它们没有,省长的经验依然是真实的——经验来自规律,规律可能是错的,但首先是存在的。比如会上还说到的“灰色利益链条”,它就是真实存在的,准确说,是“灰色利益链条”,导致了“背后有人”。这,就是一个虽然错误但真实存在的规律。
而由“灰色利益链条”而致“背后有人”的规律,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继续咬文嚼字的话,也是由省长在常务会上道出的。只是,在道出的时候,他并未“加重语气”,而是以正确的规律视之,轻描淡写了。
他说:“云南旅游的成绩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干出来的……”如何看待这句描述?按我的解读,一,的确是实话;但重要的是二,它同样是一个真实存在但错误的规律。一言以蔽之——“背后有人”、“灰色利益链条”,都跟这句话的导向,存在着因果关系。换言之,省委省政府能干出多大的成绩,也就意味着要担着多大的“灰色利益链条”的风险。
市场的归市场,行政的归行政。念叨了这么多年的这个规律,一旦遇到另一种顽固的惯性思维时,往往就像这样,被轻描淡写地消解了。而一旦出现类似“背后有人”的“乱相”,我们的地方官,也就只能惯性思维下去,接着靠省委省政府去“干出来”,“杀鸡用牛刀”,楚河汉界不分明。这样的怪圈,不断缠绕,最后把自己捆个结实。
就像新闻里另交代的,云南省长在省“两会”上,要求把“发展旅游文化数字产业”放进“报告”,说:“以后游客到了某个地方,数字产品会告诉他准确丰富的景点信息,省得有些导游编故事……再过五年十年,还有多少导游?”
或许省长也被无良导游忽悠过吧,要不怎么这么快意地要让他们下岗。但作为旅游大省的一省之长,畸变为无辜游客的心态,罔顾导游既是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又是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莫名其妙地抛出“限导令”,还要求写进“两会”报告,这样“干出来”的成绩,云南的父老乡亲,以及元芳们,到底会怎么看?这样“干出来”的成绩,到底是不是成绩呢?
说到这儿我是彻底明白了,旅游乱相,不是“背后有人”,而是背后有太多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