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濒危还是易危

(2016-09-06 10:41:44)
分类: 这个可以发

熊猫贵为世界宠物之首,从来都不是因为它的濒危或者易危,而仅仅因为它的呆萌最适合当作宠物。若脱了那黑白的外套,尤其是洗去那黑白的脸谱,则它的命运,就不可想象了。八成,早就被当成一种普通的熊,杀干净了吧。

这是熊猫闻达于世之初,就已经被广泛认可的定位。而有了这个定位,其后所有关于保护它的举动,也就都带着豢养宠物的属性了。比如人工繁殖,比如熊猫外交,比如拟人化的熊猫文化,比如满世界的馈赠和租赁……将人类的这些举动,反过来对照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则,是不是还能吻合,或者已经背道而驰,大概也该有个科学上的判定了。

熊猫宠物化的结果,表面能看到的,就是以为它是可以一起玩耍亲近的小伙伴,却忘记了它还是具有洪荒之力的凶悍猛兽,还有利爪和尖牙,还能一把抓住你,撕碎你的衣服,暴击你的身体。然而即便屡有这样的例子释出,但依然不能改变人们对它的美好印象,除了谴责受害者活该,大家丝毫不会改变对宠物的溺爱——被自家的爱犬咬了一下,难道不是很正常吗?

所以,当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宣布,熊猫已经不再属于濒危物种时,人们最先的反应,很可能就是反应不过来。因为大家已经习惯的,是熊猫的宠物属性,至于濒危物种与否,有了浩瀚的呆萌笑话和视频在,既无须意识,更无须挂怀了。

于是,这个消息的淹没,也就属于正常。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意思是,经过中国政府几十年的努力,下滑趋势被遏制了,数量开始增加。联盟并表扬了国人,“为保护大熊猫做出了卓越的工作”。于是,他们把熊猫从“濒危”名单拿下,转到了“易危”名单里。

但我怀疑,关于“濒危”和“易危”,除了字面上的理解之外,是否存在一个公认的、明确的数据评价标准?因为就在联盟的消息公布之后第二天,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就宣布,熊猫仍是濒危物种,降低等级还为时过早。

就是说,相同的基础数据,导致了相反的结论判断。就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轻舒一口气的时候,国家林业局却揪了一把心。

国家林业局的说法有四:一,栖息地破碎化威胁种群;二,种群交流有待改善;三,气候变化将导致三分之一的竹林消失;四,保护经费不足。察这几样说法,又不免对熊猫的命运,不但不能像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那样舒一口气,甚至也不能像国家林业局那样揪一把心,而是近乎绝望了。因为前边的三条里,按现实去猜度,每一条几乎都是不可逆转的——经济至上的年代,熊猫栖息地的破碎化能逆转吗;栖息地无望,种群交流谈何改善;以区区人力遏制大的气候变化,与天方夜谭有何区别。而唯一靠人力能够马上改观的第四条,让人听来却不免迁怒它了——中国缺这笔钱吗?不缺怎么就解决不了呢?你们早又干吗去了?

总之,虽然熊猫贵为世界宠物之首,但我们甚至连真正对待宠物的本分似乎也没做好。而这四条让人悲催以至生怨的理由,如果没有这回的“濒危”和“易危”之争,恐怕也只会埋于管理者的档案里,我们却无从知晓。我甚至怀疑,这样难得的“自我否定”,若非逼到一定份上,是决不会公之于众的。也就是说,此回的“自我否定”,应该才是熊猫在中国真正的境遇的体现——它是国民宠物,但,我们对不起它。

所以,不管熊猫的名字究竟要被列入哪个名单,作为对它的命运负有第一责任的中国人,无论官民,都应该感到惭愧。从此以后,请民在对熊猫么么哒之前,先要知道,它首先是一个仅存2000香火的可怜的朋友;更请官在被逼诉苦的时候,也能告知大家,为什么之前我们还以为熊猫混得挺好?你们一向跟我们说的,和这回冲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说的,到底哪个是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