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咬文嚼字
(2015-08-17 11:49:48)分类: 这个可以发 |
广东海丰幼师虐童案,据说8月14号凌晨,“涉事各方初步达成调解协议”。
就是说,“私了”了,赔钱拉倒。拿钱摆平,这当然是肇事者与家长达成的共识。这样的价值立场,在中国并不鲜见,我也不想当道德帝。只是,具体到这起个案,那个6岁的孩子,恐怕并非达成共识的一方,他是真正的受伤害者,但被人剥夺了选择的权利,而剥夺者中,竟就有他的父母。
我要咬的,其实是达成协议后边的一句,即“受虐幼儿家属情绪稳定”。“情绪稳定”,也算套话了,适用于一切突发或灾难新闻。为什么非要都缀上这么一句,至今我尚不清楚。但,还是具体到这起个案里的这句表述,我觉得,好象“情绪稳定”也不能说明这事儿最终办得多好,“情绪不稳定”也不能说明这事儿最终办得多糟。而可以肯定的是,起码在“私了”之前,“幼儿家属”的情绪是不稳定的。而倘若再预期一下,他们今后的情绪没准儿也会反复,今天稳定了,明天可能就不稳定。总之,用“情绪稳定”来给这起虐童案做结尾,其实没有任何意义。而更多的常识告诉我,一般幼儿时期受过虐待的人,心理上总会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甚至会伴其一生。如此,现在的这个“情绪稳定”,简直是然并卵了。
当然,这句话,如果不算语病,还暗藏着玄机——“受虐幼儿家属情绪稳定”,或许大概可能仅是指家属、不包括幼儿吧。好吧,玩不过你。
话说此前——8月8号,新闻说,马云给2000青年做演讲。综观各大网站的标题,几乎是一致的——“超过我只需十到十五年”。
我可以肯定,马云是在说谎了。好在他的这个预期能否兑现,验证的时间并不长——十到十五年后,大家就可以得出结论,他是否说了谎话——至少是忽悠吧。
然而这句话,其实也暗藏着玄机——忽视、或者剥夺别人选择权利的武断。我想,即便是马云的粉丝,也未必全是想超过他的。而对于更多的观众来讲,就很可能发出如下的感想——我为什么就非要超过你呢?我凭什么就要按着你的路数活呢?
因为话语权——好吧,就说话语权——它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你可以说,财富和名望,就等于话语权。但我倒认为,它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表达和选择的权利,每个人都有。马云或许以为,这个世界的人生唯一通途,就是在他的独木桥上奋进,超过他就是圆满。但马云之外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或者不选择走那个独木桥。而对于那些选择不走的人来说,则也就不存在超过不超过的问题了。而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世界,给人们提供的生命道路,肯定不只一个。独木桥之外,至少还有阳关道。往前走之外,还有往回走,还有左拐右拐,还有原地不动,默默地看着你们装比。而在卫星上看,你的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其实也就是在移动罢了,并无更多的意义。一直向前的结果,也就是绕一圈地球,回到原点。
历史地看,人类的绝大多数时刻,绝大多数人,都是被人忽悠着,不明就里地“向前”的。但在铸成这些“向前”乃至“超过”的同时,人类始终也存在着历史假设说——如果不那样,历史将会怎样。尽管历史号称不能假设,但人类这种自我反省的能力,说明,那些“向前”和“超过”的结果,未必令他们满意。
这个道理,马云应该明白。只是,一不留神,他就露出了霸道和武断的马脚。而这种一不留神,才是我们应该警惕和提防的。这,也算是一种“向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