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僵尸肉

(2015-07-14 11:57:36)
分类: 这个可以发

北京的数伏天,去年还叫“桑拿”,今年就改成了“烧烤”。

甭管是什么吧,本来,这个时候聊点儿“冷冻”的事,哪怕是望梅止渴呢,心里多少也舒坦点儿。可是,这事儿没聊好,借当事记者之一的话说,变成了“撕”——他的本意是不想“撕”,但看那长篇大论的反击文章,怎么都是不撕不舒服司机的意思。

“撕”就“撕”吧,您请便,您放心,我们只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虽然又有点儿热的感觉。

“撕”的焦点,是“僵尸肉”。这是又一个值得咬的文和嚼的字——冷冻三年的,和冷冻三十年的,哪个是“僵尸肉”呢?一个模糊的、非科学的字眼儿,本来可以为这场“撕”盖棺定论。但“撕”方的记者,却好话不会好说——一方面借着“尸”字做伦理文章,另一方面又告诉我们,其实大家吃的肉,都是“尸”。这就好比“桑拿”天和“烧烤”天,若非刻意的提醒,我还真没想过,“桑拿”是给活人预备的,而“烧烤”的对象,则肯定是“尸”。然儿我就要因此谴责,媒体简直没了人性吗?

“撕”亦有道。

然而这一“撕”,的确把公众的视线给转移掉了——我们原来关注的不是走私肉和过期肉吗?这两个真实存在的背景,原来我是不知道的。我的知道,也的确因为扎眼的“僵尸肉”。就是说,在我这样的消费者看来,“僵尸肉”的年限之争并不重要,我也不担心哪天倒霉就吃到三年或者三十年的冷冻肉。“僵尸肉”对我的唯一意义,就是提醒我,小心食品安全。当然,捎带手的,一不留神还参与了“撕”战。

“撕”战记者,对比新华社记者,始终占据着专业上的优势。这个优势,从一开始对“僵尸肉”的质疑上,就看出来了——那简直就是打蛇打七寸。在后来的反击文章里,他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从科学性和逻辑性,以及对官方态度的谙熟,将“僵尸肉”存在的可能性彻底瓦解了。

也是,当他让一个非专业人士,亮出“证实或证伪的依据”,否则就是“写小说或科幻”时,对方辩友基本上就死定了。

然而,这也正是我们常见的“捂嘴”的老套路。因为你不具备官方的权威性,不具备学者和从业者的专业性,甚至不具备专跑食品口儿记者的贴近性,你就丧失了说话的资格。

这是个问题。我们的说话,一般认为,是一种权利。但是,在权利之外,又有人为我们的说话,划下了一个资格的道道儿。很多情况下,这个资格的道道儿,真正抵触的,不是谎言和虚伪,而是我们说话的权利。

就像“僵尸肉”这事,官方的权威说法,我们没有听到,学者和从业者的专业说法,我们也没有听到,本来“撕”战的记者,可以通过他的笔,把权威说法和专业说法转告给我们。但他没有这样做,他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告诉试图这样做的同行,你不具备说话的资格。

“我毫无避讳,在着手核实工作之时,我确实是看到了“僵尸肉”相关舆论可能严重影响冷冻食品行业,心有所动。”

掰扯半天,“撕”战记者最后的一句话,把自己给暴露了。虽然记者“知道我是干嘛的”,但显然,他知道得还不足够多。他起码还应该知道,记者,和媒体,没有为“冷冻食品行业”担心和服务的义务。如果他必须有所担心的话,他只能,而且是必须,为公众的食品安全担心。他起码还应该知道,任何一个行业受到“严重影响”,绝不会缘于媒体的报道。所有的“严重影响”,无一例外,都是行业本身出了问题。中国的冷冻食品行业,万一哪天危了,也肯定是冷冻食品行业的问题。如果非要拉上记者垫背,那我只能说,也只有为行业负责的记者们罪责难逃。

这,是一个基本立场的问题,是做记者的原则问题。当然,也是一个跑食品口记者首要的专业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