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恐惧的态度

(2015-01-13 11:05:51)
分类: 这个可以发

听说,上海车展打算不要车模了。

不要不要吧。对于看惯了车模的中国人,因此换个口味,也未尝不可。至于卫道士,却毫无窃喜的理由。因为喜欢美女的主儿,大可以在别的地方得到补偿。属于卫道士真正的胜利,是把中国的美女一网打尽,全部收监,或者,全部毁容。这,你们办得到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卫道士把硬盘里那几十G删掉先。

总之,车展少了美女,这都不叫事儿。惟一需要关注的,只剩下取消车模的程序——取消的决策,或者动议,出自谁?展览商说的我不管,参展商说的我也不管,就算是卫道士抗议出来的,我也乐观其成。但,如果是上海的政府部门说的——由政府化妆成卫道士说的,我自然也管不了,却可以给它一大哄的——是必须给的一大哄。

这么说吧——没有征求别人同意,随随便便就做了别人的主,对这种人,对这种事儿,我们虽然麻木,但依旧天然的反感。这不是宪法告诉我的,而是生理性的排斥。

比较车模的存废,上海外滩的悲剧,头七之后,也进入了尾声。而这尾声,却不应像头七的作用,只在消散悲伤的情绪,而是要像戏剧一样,引出高潮。

高潮之一,是追责。直接责任,间接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一堆的责任,等待对号入座。这个等待,恐怕比头七要长,这是值得的。客观地讲,调查需要时间,核实需要时间,公平地对待每一个相关者,保证追责的准确度,杜绝任何的搪塞和嫁祸,这都需要时间。所以,作为外滩悲剧的尾声之一,追责必须有,但这事儿不能急。

追责的尾声未现,我们却先看到了另一个尾声。这就是上海的若干新年传统活动,都被取消了。

车模暴露,就取消车模;庙会人多,就取消庙会。无论出自谁的主意,这已经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惯性思维了。而能够肯定的是,取消庙会,显然是出自政府之命。这下面的一系列潜台词又是:出自政府的取消令,就暗含着“没有征求别人同意,随随便便就做了别人的主”的意味。同时,它也暗含着政府处置人多危险的无能,以及无能之后的懒政思维。准确说,人多和危险,是两个概念。人多,并不意味着一定导致危险。退一步说,就算人多可能导致危险,在人多和危险之间,也还有一段路程。而政府需要做的,正就是避免人多化为危险。这是政府之责。取消庙会,看似斩草除根,其实是政府在逃避应负的责任。这个责,当然也应该追。

我不清楚,但很遗憾,上海的外滩之殇,最终又变为举国对灾难的习惯性恐惧。而面对恐惧,民们又习惯性地选择“人多的地方别去”;官则习惯性地选择“取消”。官民合谋之下,我们对恐惧的态度,始终是举手投降的姿势。也因此,长期以来,我们从没有找到一条抵御风险因而战胜恐惧的道路。消磨之下,我们却丧失了群居而生赐予的天然的勇气,变成一个一个孤独的怯懦者。这样的国民性,的确值得反思。

现在,我们需要坐下来,就当做练习题,慢慢想:假如不取消庙会,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假如人多的地方还要去,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假如令人恐惧的威胁始终存在,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