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你厚德了吗

(2014-05-19 15:57:45)
分类: 这个可以发

车检新政来了。我看网友评论,一水儿的点赞——好象我也点赞来着。

然而点完赞,又想,一个本应十年前就该废除的车检制度,一直拖到怨声载道天怒人怨的今天才有所改变,我到底是应该点赞还是点怒?

这已经是习惯性存在的一种逻辑——德政越是久拖不现,则当它终于出现时,人们越是感激涕零。这个逻辑,不但成为民的习惯,也成为官的习惯。所以,哪怕面对怨声载道天怒人怨这样的压力,德政还是喜欢以它习惯的方式姗姗来迟。

在总是姗姗来迟的前提下,又如何面对压力呢?我所经历的车检,起码是这样的:原来不是每次验车都找你毛病吗——不是大灯不对,就是刹车不对,反正总有一个不对适合你,然后就借调试敛财,而且你被敛财时的样子,就跟你真的犯了什么过错一样。然后有一天,这个巧取豪夺的办法,突然销声匿迹了。就是说,面对公众压力,官方用取缔一个小敛财手段的代价,换取了车检这个大的敛财制度的续命。就这,我记得当时也赢来了好评如潮,以为这是庶民的胜利了。

再回过头来看,包括这次的车检新政,你说我还能用德政二字形容它吗?

有人认为,车检新政昭示了小政府大市场的意义。说实话,我种说法我不认同。因为小政府大市场的概念,是应该建立在德政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德政做基础,那么再小的政府,再大的市场,也一样会充斥无德的行径。反过来说,假如政府行为总以德政为目标,那么它就算再大……它越大咱老百姓不是越能享受到更多的德政吗?

有个例子:去北医三院,你要想进三院的停车场,你就得排队等候。等到什么时候呢?我乐观估计,如果你的家人进去看病,那么直到他看完出来,你还在排队等呢。这是个现实。那么面对这个现实,有关部门和机构所给出的应对是这样的——第一,对停在医院外道路上的车辆,使劲贴罚单。这个使劲的意思是,一个上午可以派出三拨协警,以期不漏掉一笔罚款。第二,把医院附近的道路和空场,尽量划线开发成收费停车位。这个月我去三院时,就发现了最新出炉的新车位,看划线,还热乎着呢。

就是说,面对医院停车难这个痼疾,他们的做法只有两个:第一,敛财;第二,还是敛财。因为在停车难和敛财之间,我看不出有任何有助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所以我只能说,他们是无德的。而按中国一贯标榜的传统美德论,在病人身上敛财,则又属无德行为里最为人不齿的几种之一。

在这个个案里,处罚违章停车,属于政府再小也要去做的事情,然而它依然显示出无德的样子。而划线收费停车,则属于政府授权下的市场行为,却也显示这无德的样子。就是说,二者虽属性不同,但却在无德敛财上体现出了超级的一致性。

所以有专家说了,选拔公务员,德比才更重要。这真是在现阶段既没起子又不得不如此的一种选拔标准。而从一个公民,到一个公务员,再到公务员组成的群体,却发生了一种德行上的逆变,这个,又绝不仅仅是用制度或者市场之类就能解释的了。

北京精神,是八个大字——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原来当作口号,一听就拉倒了,但若较真,其实也大可推敲一下。比如厚德的排位,我觉得就太靠后了。比较前三,厚德实在是一个基础的精神,是前三者存在的基础。可以想象,如果失去了这个基础,那爱国、创新和包容,就会是变了味儿的爱国、创新和包容。就像北医三院的停车难问题,或者扩大到全北京的停车难问题,若以排除厚德为前提,那么不为解决难题只图罚款的行为,也可以理解是充实国库的爱国举动。把每一寸土地都利用起来开发成收费停车位,也可以理解成是既爱国又创新的好办法。至于包容,大概只有这个,才是留给市民遵从的好品格,面对无德之举,大家要勇于包容,最好视而不见,最好习惯成自然,最好还能给个点赞。

当然,虽然民有民德,官有官德,但二者其实无法分割,互为因果。而到底该让哪个先德起来,却又是分明易见的。就像官家首先不惦记车检那份钱了,自然也就断了拼份儿的念想。所谓的社会正气,总要有人先让百姓感触到它的好,由衷而不后悔的地点赞,之后才会慢慢移植到自己身上。这个人,就是政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