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滕云
滕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0,579
  • 关注人气:14,5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人想吃鲸鱼肉

(2012-03-19 02:36:09)
标签:

杂谈

分类: 这个可以发
有人想吃鲸鱼肉

说是有人,趁半夜,摸黑把搁浅的鲸鱼割肉了。

这在中国很好理解,中国人吃鲸鱼肉,相当于癞蛤蟆吃天鹅肉。原因一样,都是因为它们没吃过。另外一个理由,当然更好理解,就是拿鲸鱼肉换钱。你说尝个新鲜和挣点儿钱,这算多大的罪过呢?理直气壮也不是不行吧?

这两天都在说麦当劳。而且,许多人也认为,央视的“3·15”是在给麦当劳做广告。不过反复推敲之后,我还是认定,央视还是在给中国人做广告。设想一下,把麦当劳里中国员工的对话,和江苏海边被割肉的鲸鱼,一起拿到时代广场的大屏上放放,难道不是中国的活广告吗——别说我这是诬蔑同胞,我其实是看到了进步——因为我的同胞,既没往汉堡里放地沟油,甚至没有在鲸鱼还活着的时候就把它割了。

好吧,不说同胞了,说同胞老闹误会容易。

还是说麦当劳吧,这回我旗帜鲜明地批评它。

话说去年吧,有一则麦当劳的广告,大约是为了证明它家货源的安全,于是用了很多鸡雏当模特。不过,广告把模特们拍得太可爱了,一身绒毛加小眼神,萌翻人不偿命,怎么看都不忍心往鸡腿汉堡那儿联想。所以这则广告是有毛病的,我估计后来不再播,其中就有这个原因。

中国人现在不大喜欢遮遮掩掩地活着了,听到“君子远庖厨”,就看出了是在装比。一般还要追着屁股问你:你干吗还吃肉啊?麦子不是生命吗?那天,电视里演北极圈里的哀思寂寞人杀海豹,杀完现场还吃生吃眼珠子。但我没看出残忍,原因是,他们本就是猎人,他们靠这活命。假如杀海豹的,换成玩票的游客,或者麦当劳,性质就不同了。许多争论,最后大约都要归于这个前提——杀它,是不是必须的?显然,海豹肉汉堡不是必须要吃的,鲸鱼肉也不是必须要吃的。它们跟麦子的区别,就在这儿。

所以,发现了麦当劳那则广告后,我写过如下这段话,附会今天的麦当劳话题,或可互相参照——“据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不信,即如中国的牛奶,你要关心的,是它有没有下毒;日本的海鲜,你要关心的,则是它属不属虐杀。虐杀来的吃食,要遭受道义的谴责;而下了毒的牛奶,则直接取小儿的性命。可见,虽同是乌鸦,同是黑,但中国的和日本的,的确是两个档次的黑法。

然而比较以往的黑白不分,中国到底是进步了。像最近的麦当劳广告,用了好多绒毛的小鸡做模特,目的却是在宣传这些模特如何吃着放心。我相信,这样的广告,在中国人这边引起的反应里,虽然不乏哈喇子,但肯定也有厌恶。这厌恶的由来,当然不是下毒的牛奶,而是被虐杀的海豚。所幸,观念的进步总是这样,它凭籍的是最新的文明,而不会取法于下三滥的土产。这固然有说一套做一套的嫌疑,但如果连说的一套都放不上台面,那么这个世界恐怕真是无药可救了。”

不是还嚷嚷应该天天“3·15”吗,其实“3·15”也在进步。开始是要有的吃,不能饿肚子;后来是吃的东西不能带毒,不能杀人;再后来是不仅要吃,还要吃得明白,而且还不能只此一家没的挑……直到今天,我们通过鲸鱼肉,正在觉悟什么应该吃,什么不该吃。你非要说它装比也行,但我告诉你,吃什么不吃什么,就是国际消费者协会总结的“消费者八大权利”中的最后一条——“享有可持续发展及健康的环境的权利”。

当然,对于尚滞留在吃东西不带杀人的这个阶段的人来说,这一条比较难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骂骂更健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