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6664

(2011-11-29 00:00:48)
标签:

杂谈

分类: 这个可以发吗

挺早以前,电视里播过一个演唱会,是一众欧美歌星为非洲灾民义演。

演唱会现场,四处挂着大牌子,上面写着“46664”。当时表示不屑,以为也像中国的慈善晚会一样,非要讹人捐到这个数不可。

直到后来,看了电影《成事在人》,才知道,46664是曼德拉服刑时的监号。果然,演唱会唱到差不多时,曼德拉出场了。我发现,众歌星和观众对他致敬的眼神,仿佛孩子找到了神仙。

我看《成事在人》那几天,正好赶上曼德拉住院又出院。外交部表示:“曼德拉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希望他保持健康。”

语虽轻描淡写,但老朋友之说却不是假的。因为在他总统任内,南非和中国有了外交关系。

《成事在人》里有个细节,说的就是这段故事。曼德拉在外交谈判中借故离席,为的是打听南非橄榄球队的比赛成绩。那次谈判的对象,正是台湾。而谈判的内容,又是事关南非国计民生的经援。后来,也就是1997年,南非和中国建交了。

这固然要令台湾人民不爽,但要之,是南非人民爽了——他们既拿了那届世界杯的冠军,之后又把从台湾那儿失去的好处,从中国大陆找补了回来。而曼德拉的关注橄榄球,也并非因为他是铁杆球迷,而是要籍此弥合种族仇视,团结南非各界人民。所以,他们的口号,听来跟我们奥运的口号像是连襟——“ONE TEAM,ONE COUNTRY。”

这或许可以视为曼德拉的政治智慧,但我总感觉,政治智慧与政治阴谋之间的分界,并不清晰。不过,曼德拉作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显然比他作为总统的政治智慧的光环,要大好多圈。如果中国人民感谢他的理由,是南中建交,那么世界上更多的人民感谢他和尊重他的理由,似乎也更值得中国人民去发现。

但我觉得,除非曼德拉逝世,中国人民重新关注他的可能性,估计是没有了。这一方面因为南非距离我们实在太远,另一方面,就是曼德拉被当成神仙的那些理由,中国人也不在意。这个传奇人物从来没有影响到中国人的内心,所以也不会在遥远的东方诞生他的粉丝,甚至连尊敬都没有吧。

不过,再遥远的距离,也会产生好奇感。比如中国人民可能也会发现,曼德拉的伙伴们在游行时,总是又唱又跳的,仿佛我们的过节。而以我们的经验,当你要表达自己的意愿时,似乎必须要首先表达出愤怒。即便能够克制自己的愤怒,也只是做到了隐忍。隐忍是多高的道行啊,但实际上还是偷偷在愤怒着。

曼德拉他们好象不是这样。哪怕是在坐监和死亡面前,他们似乎真的已经把愤怒过滤掉了。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再介意对手或者拥趸的态度,只是恣意而纯粹地表达着自己。我想,那份欢喜大概就是这么来的。而我们一般的评价则是,他们因此更加强大。

最近一期的《全球商业经典》,做了一个纪念乔布斯专号。尾巴的部分不是关于乔布斯的,而是雇了写手去“占领华尔街”探营。通过写手的细节描述,我能感受到,占领者们虽没有曼德拉们的欢喜,但在表达意愿的形式上,也有着自己特别的发明。

比如接受不同声音共存的态度,占领华尔街的人,可以同被占领者一同讨论,并在讨论结束时对对方表示感谢。比如信息传递的方式,既有最先进的网络召集,又有因为尊重他人利益而选择用人声传递现场演讲。

当然,拿这些细节,与中国媒体关注的辣椒面驱散对比着看,让我可以拥有更全面的印象。而从印象中获得的结论,就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距离,的确很遥远。那遥远的程度,可能就像从南非到中国,像我们看曼德拉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开舱和开光
后一篇:中国式校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