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物易物

(2011-08-23 00:44:22)
标签:

杂谈

分类: 这个可以发

早前,有一波新闻,是说北京有对夫妇,躲进深山隐居。夫妇大概是崇尚纯自然的生活,所以据说除了盐,其他都是自给自足。连他们的儿子,都八岁了,也没有上学,甚至没有出过山,只跟自家的羊们一起做伴。

后来又听说,夫妇俩准备放弃这样的日子了,原因是怕儿子总这么活,以后会遭罪的。可以看出,再决然的理想,碰到现实,常常也要低头的。

今天又发现个抱着决然理想的人,是德国老太太史维梅,1996年以来,一直靠以物易物的方式生活。老太太说:“舍弃掉金钱让我生活过得有质量,获得内在财富及自由。”

就算这话真是她说的,这位老人恐怕也从没想到用哲学统治自己的生活。不过,值得珍视的是,她终于用很可能是很个人的理由,发现了这样的生活,并且持之以恒,标示出了某种生存的哲学,来放大给大家看。即便没有效仿的可能,但至少也提醒了他人,原来日子也可以这么过。与北京的夫妇不同的是,老人已经69岁,很有希望不再回头,可以让这个标本更完满,更醒目。

在经济社会里,不接触钞票而活着,而且还能活下来,甚至活得还凑合,这可以算拍案惊奇。然而老人的的行动,也须众人的帮衬,起码也要有一众能够与她易物的朋党存在。而且,即便这些人尚活在钞票的世界,但起码在面对史老太时,也须拿得出算度之外的头脑,方能成就老太的美谈。这么看,一个人穿越回自然是不难的,难的是许多人同时拥有穿越的心情。

假如史老太活在中国,她的下场估计只有两个:一是痛改前非回头是岸,开个淘宝店标上价码而且绝对不刀价不包邮;一是饿死,变成社会新闻里的一桩惨剧。

所以,美谈也是需要环境的。适宜的环境里,美谈是自然的行动;不适应的环境里,美谈也未必多美,而且一美还就惹出如上事事儿的联想和感喟。至于什么是不适宜的环境,可以参看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毕业的人,却成了外国狩猎队的掮客,理由是猎杀野生动物就是保护野生动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