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是熊猫,人是人
(2011-02-10 17:46:3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这个不能发 |
熊猫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所以,外国人可以拍《功夫熊猫》,而且据说拍得比我们还好。既然能拍,怎么就不能养?当然可以,前提是要交钱。交完钱,再赋予一番意义,这就是现在流行的国家间的动物交易——比私捕私贩动物更堂皇的勾当。
对此,来自民间动物保护组织的敏感和反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对待这些组织的敏感和反对,按中国的逻辑,原先是可以镇压的。现在虽不至如此,但却换成了忐忑。一忐忑,就要习惯性地躲闪撒谎,令我们这些围观者都有些臊眉耷眼,陪着一起忐忑。
《环球时报》说,英国就有一家“生而自由基金会”发言,指责爱丁堡动物园向中国租借大熊猫的行为,“和剥削动物相差无几”。对此,中国驻英大使馆给出的反驳是:“上述说法既不符合事实,也有失公允。中国驻英大使馆认为,大熊猫赴爱丁堡动物园落户,代表了中国人民对英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是中英大熊猫合作新的开始,有利于大熊猫的保护,也有利于提高大熊猫的野外生存能力。”
真应了那句话——每个字都值得怀疑。
既然人家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有失公允”,那么“事实”和“公允”到底为何?“代表中国人民对英国人民的友好感情”虽然属于传统套路,但中国人民和英国人民两拨里,到底有哪个领了这个情?至于“有利于提高大熊猫的野外生存能力”这条,如果大使馆有屁股,我真想踹它一脚——中国的大熊猫,跑苏格兰高地上野得哪门子生——而且,连竹子都得从中国运的生存能力又是哪门子的生存能力——而且,爱丁堡动物园究竟是动物园还是保护区?
“和剥削动物相差无几”本是句大实话,而且还算客气的实话。但老外不懂,中国人对“剥削”二字,是分外敏感的。敏感一分外,反驳就要分外,反驳一分外,撒谎也要分外。这个,可能才是“符合事实”和“公允”的说法。
或许老天真是公平的——既然给了中国分外美丽的熊猫,也要搭给这里分外丑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