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论坛、零点公司及自愿原则
(2009-04-05 18:59:11)
标签:
杂谈 |
根本性地解决北京交通问题,从真实的经验看,只有非典可以办到。
其他的,都是忽悠人。包括奥运会,如果以当时的限行力度和效果说事,就等于说,不畅通,毋宁死。但是,畅通是为了活的,而且是为了活得更好。牺牲活的质量,换取畅通,畅通还有个屁意义。
由此想到了中非论坛时期。那个时候也限行,但限的是公车,一半封存。对私车,则是鼓励不开,采取了自愿原则。效果呢,可以比较一下,比非典和奥运会差点,但比后奥运好许多。这是明摆着的事:尾号限行,每天停驶车辆,到头了,也就30到40万。而三四年前,公车数量就已经超过了60万,还是保守数字,现在恐怕百万不止。而以当时的切身感受,只要公车停了一半,全北京立马畅通无阻,直追非典时期。
关键的是,严禁公车而劝停私车,这是一个态度;严禁私车而公车想辙,这又是一个态度。两个态度后面,接着就是两种应对行为。现在有谁敢否认,公车不是采取变相方式增加或者继续上路?所以,吃了挂落的,惟有私车。北京拥有私车的家庭占75%,这就是说,挑拨无车族和有车族矛盾、进而欲借众欺寡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伪命题。真正的矛盾只有一个:官和民的矛盾,公和私的矛盾。
好象叫袁岳吧,那个零点调查公司的头头。电视上见过,属于投机商人。这次投的机,是帮助交通委搞的伪调查。不想多说他,只有一个动议:作为中国人,可以抵制一下家乐福;但作为北京人,首先应该抵制零点公司。家乐福据说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但零点公司伤害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北京人的利益。我祝愿零点公司的业务很快回归零点。
零点调查的结果,好象是超过85%的人支持限行。我假装这是真实的吧,那么,作为决策者,应该立刻想到的,不是继续前段的限行,而是中非论坛时期的自愿原则。因为以人民现在的觉悟,85%已经可以做到从心坎上支持限行,而从心坎到付诸行动,即便打个对折,也有超过40%的人可以身体力行,自愿不开车。那么,有了这么多主动限行的,又何必较劲非让大家都被动限行呢?这就叫不会计算社会成本。
正写到这,继续限行的新闻已经出来了。我想了想,前面说的都不算,咱还是非典吧。起码非典比政府公平,官民都照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