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

(2008-03-13 16:27:17)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日记
    在看一篇韩东的对话(原载《西湖》07年3月),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说访问到后来,几乎吵起来了。我就存下来看。
    整个对话气氛是不对的。回答者很不高兴。
    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在这篇里看到的一段对话,也正是我对自己的提问方式的一个思索,简单说,就是怎样的提问方式是能打开受访者的,反之,怎样的提问容易激怒受访者。
    下面摘引的那段发问方式其实是做采访经常会用到的,因为它最直接表达访问者的意图,但如何在阐释自己意图之外,也能形成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受访者也能充分阐释,有所选择余地,是需要想一想的。这个功课,其实我自己也做不好。

姜广平:你其实是很在意自己在某一体系中的位置的(注:此处采访者用自己的感受界定别人的感受)。正像某些评论家所言,在某一时间段里,你是某一些作家的总舵主,龙头老大。虽然你很强调写作的个体意义,但你个人的一些境遇、体制本身的一些情形,很可能正好触发了你的一些想法(仍然是主观式的论断:“很可能”一词是委婉地杜绝了受访者更多的选择余地)。是不是这样的情形导致了当年的断裂事件?
  韩东:你怎么知道我在意呢?我在意我在“某一体系”的外面,但这不应该是“某一体系中”的位置吧?抠字眼吗?那就抠一抠,某些评论家评论我是 某一些作家的“总舵主”、“龙头老大”,他们评论的是什么呢?这有点像家长里短,当然也不失为一种评论。你的“虽然……但是……”又在暗示什么呢?我想另 起炉灶、占山为王、取而代之?以一种体制反对体制,以一种系统反对系统?我在野,他们执政,我黑道,他们白道?难道权势的滋味就那么好么?这里有一个前提 和出发点,就是权势,或者说权力,除非我认定它们足够地好、梦寐以求,否则的话(脱离了这个前提)这样解释我的行为也许是无效的。 
全文地址:http://qkzz.net/magazine/1000-291X/2007/03/105583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柏老师邦妮
后一篇:韩东真可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