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采访很多年了,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缺陷,但平时不免常常有这种感觉:这件事我很有经验。
前几天帮一本杂志采访马青皮,对,就是邦妮的同屋,又去到她们家,是下午,两个人都刚起床,随着我的到来,她们来慢条斯理地洗脸,煮牛奶,泡茶……马青皮的房间不算大,人进去只能坐在床上,床前立着一个乐谱架,整个下午,从窗帘下面透进来的风就一掀一掀地掀着那几页乐谱。这个房间,好像因为这个乐谱架,而多了一扇看不见透光窗户。
虽然认识,但进入采访状态,马青皮跟我还是变得严肃起来。我觉得气氛不对,但一时又找不到什么办法。人在面对采访时,本能会说最安全,最保守的话,怎么绕过这道防线,让气氛放松下来,是人物采访功课里的一项。这时候,邦妮说话了。她一直坐在旁边,吃水果,偶尔补充几句,打个岔说个笑,但她一直在注意听,这时她说:我觉得咱们跟马青皮是两种人,咱们写文字的人,喜欢独处,安静,环境嘈杂了就写不出来;马青皮不一样,她一进剧组就神采飞扬……马青皮开始说自己跟组是怎么把加湿器都塞到行李箱去,我惊叹:如果是我,肯定两身换洗衣服就去了,就当是个苦差事。马青皮说不是,她带几十套衣服是太正常的事。我们越聊越好笑,气氛好起来。采访回到双方都享受的状态,但这个开头是来自邦妮的提醒。
没有跟邦妮一起做过采访,但我想她采访时的状态一定很好。她提醒的是我应该而疏于掌握的:第一不用自己的思路去设限,第二要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人跟自己不一样,采访,有很大的精力,是尽快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