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在博客上提到分裂,对分裂我之熟悉可以开堂讲课,以我自己为标本。
长期以来,我是一个严重分裂的人,严重到每一个决定,心里都有另一个人在反对。也许你会说:听从内心的声音——但对我来说,内心永远有两个声音,听谁的??这些年朋友前仆后继地鼓励我交男朋友,朋友A说,很简单啊,就是一见面就知道你们是不是意气相投,是不是一路人。我苦笑:如果我的世界这么简单就好了。眼前的男人到底跟我是否意气相投,我怎么知道?他跟我心中的A是一路人,也许B就会排斥他,反之亦然。我在反对我自己。
因为分裂,产生自我拒绝,也就是自我厌恶。这种自我厌恶加速了不能与他人相处。尤其是跟异性相处时,如果一个人喜欢我,无论他喜欢我表现出的哪一个“我”,是本我还是超我,都会让另一个我不接受。因为我本身拒绝接受我自己。比如,我跟陌生人相处时,表现出一个很温和,有自己想法,也爱搞笑,总之是非常NICE的一个人,如果有人喜欢这个绿妖,我会在心里说:可我根本不是这样!这样缺乏统一性,就无法跟一个异性保持一种亲密持续的关系。也许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都有双面甚至多重性,但仍然可以让生活的环节继续下去。但我不行。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心里另一面的狂暴和黑暗,那绝不NICE,我不想,也不认为跟人谈恋爱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不能解决我的分裂,但我至少可以选择独处,不连累别人。
但一个人自我厌恶时,他的心里会频频出现犯罪感。尤其是在与人的关系中,当一段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我首先会觉得是我错了。那种感觉非常痛苦。直到后来我看菊与刀,里面谈到日本人是“耻感教育”,他们对失败,诽谤,排斥的反应极为敏感,因而极易恼恨自己而非别人。我才发现,当一件事情产生了一定破坏力时,人可以选择将内心的攻击力指向外、或朝向自己。朝向外,则永远是别人的错,那个令自己挫败的人或事是坏的,而自己毫无问题。朝向外,可能会诉诸一些直接的外部行动,比如,报复,包括身体上的和思想上的攻击、破坏对方,通过这些手段消除自己的挫败感;朝向内,就会产生犯错感,走到深处就容易导致厌世。
我的内心之矛是朝向内的。
明白了这些有什么好处呢?也许它不能一下改变你自己的行为和处世,但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我开始试着分析我自己,我内心的犯错感源自何处,它是有道理的内省还是我习惯性的将内心之矛又指向了自己?
当我学会这样分析之后,内心有些东西在消失。
说回到分裂。从前我厌恶自己的分裂,总希望获得一种统一,思想或性格上的连续不断的持续性。分裂让我惴惴不安,但现在我觉得,我不妨接受自己就是这个样子,就是矛盾重重的,就是分裂的,就是自己反对自己的。——那又怎样?我对自己的责任不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自我,而是宽容她的分裂,分析她,了解她,爱她。是的。爱自己非常重要。我正在学习这一课。
与所有分裂和自我厌恶的亲爱的孩子们共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