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有经过开诚布公的讨论,才能寻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上)

(2006-08-25 16:25:58)
分类: 网友互动
——和我的博客网友们交流
 
以下是我对“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改变对房地产和房价的影响”一文部分网友评论的回复:
[匿名] haha
2006-08-19 17:27:13
老潘说得很对。
第一个问题,必须要公开这个房价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就像股票指数,也有一个计算的公式。当然,统计部门如此多的学者,就是应该研究怎么样让数据更好的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
我提一个建议:房价以人口作为基数做加权平均。人口多的区域房价大涨,指数的变动比人口少的地方大涨要在指数中更好的体现。我相信这是科学的。如果我有基础数据,我能搞出一个很好的模型。
第二个问题,只能说是腐败与政府的拍脑袋决策行为。缺乏严密的思考,表面上似乎很合理,但却缺乏有效的体系支撑,造成更大的不合理。eunan留
 
潘石屹: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他(她)买房子的价位是多少,这个房子过去的价格是多少,周围可以比较的同类房子的价格是多少。在以前,没有足够的信息和数据去支持和参考,只能靠大家主观的判断,那些统计出来的数据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平均数据,没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在Internet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完全可以做到让每一个消费者了解他(她)所关心的房子过去的价格,现在的价格及他们邻居房子的价格。时代进步了,信息处理技术进步了,这些统计的方式也应该跟着改进。
   
[匿名] 老龚
2006-08-19 17:51:02
据说天通苑的二手房交易报价早已经突破5000元/平方米,对经济适用房来说,应该限制二手房的交易价格,天通苑、回龙观名为经济适用房社区,从社区里却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私家车出入,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另一个曾经引起过广泛争议的问题是,是不是所有人都必须买房?
话说回来,人们都倾向于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做探讨,但值得注意的是,以销售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其生命力并不会太长,更要命的是,只以销售为主导,势必会影响二手房交易市场的发展,客观来说,二级市场需要政府的规范、扶持。
第三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应该盖什么样的房子?按照现在市场上的产品来看,绝大多数的建筑寿命都达不到70年,甚至三分之一也达不到,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人购买的实际上是日趋贬值的房子,而只剩下地段成为唯一增值的因素。
这三点结合起来看,不管经济适用房还是什么产品,最重要的是针对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地段,盖合适的产品。人为地、拍屁股决定的草率的规划,是对城市未来不负责任的,从天通苑、回龙观已经能够看出部分预兆了。
 
潘石屹: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它的功能是混合的,不同的人群应该是混居的,如果在一个区域,单一地去做一类产品,到头来一定是这个城市的灾难,经济适用房也不例外。应该在城市的多个地方去建经济适用房,而不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地方,如果在一个区域建几百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未来这个城市的发展和活力会受到影响,尤其是交通问题就成了这个区域甚至这个城市的瓶颈。每天早上有许多人要从这个地区出来,造成堵车,晚上又要回到这个区域,还是堵车。而把居住、商业、办公这些不同类型的房子融合起来,会让这个城市效率更高,也更有活力,尤其会解决这个城市的交通问题。
   
[匿名] 深圳人
2006-08-19 20:30:00
北京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分配的失败并不代表经济适用房销售不好。深圳的经济适用房就做得很好,由国土与房产局招标建,不用房地产商参与,分配是一个家庭只能分一套,单身的分小面积的。分配之前每家到国土局交资料,由电脑按工作时间等条件打分排队,各人按序选房,不象北京那样通宵排队笨得要死。
我认为转售为租,只能抬高房价,同样地段不同会有不同的情况,还会出现空置的情况,因为以国人的心理还是以买房为主。
如果政府把一件事做坏了,就说这件事不该做,这是不对的。
建议租售并重,根据事实情况调整租售比例。
 
潘石屹:深圳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北京的经济适用房在销售时让大家通宵达旦地去排队,这个办法一定不是好办法。作为经济适用房是带有政府补贴福利性质的产品,应该有更好的办法去销售,去分配。我在报纸以及其他媒体上看到,有许多人在经济适用房销售时搭起帐篷,把家搬到销售现场去排队,这的确不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做法。
   
[匿名] 不懂
2006-08-20 12:55:38
不是第一次看到老潘在强调一个家庭的收入情况的可变化性了,我不明白老潘是否是这样一个意思:当一个家庭的收入情况不再属于政府的扶持对象的时候,这个家庭将不再继续享有政府的扶持了。比如说我现在租着政府的经济适用房,10年后,我已经有能力买得起商品房,这个房子也就不再租给我了?我也就没有权利通过继续交满房租而得到这套房子的产权了?
 
潘石屹:的确是这样,一个并不困难的家庭就不应该再受到政府的补贴,在任何社会和城市中都有一些家庭会遇到困难,甚至遭遇到不幸,政府应该拿出房子和资金去补贴这样的家庭,
   
[匿名] 统计芒芒
2006-08-21 10:35:16
建设部门之前的房价统计确实是采用您所说的"西瓜+苹果"的计价方法,但统计局现行的房地产价格调查制度已经考虑到了不同地段不同结构不同档次房价的不可比性,因此在计算房价涨幅时,我们是计算"西瓜对西瓜"的价格涨幅,"苹果对苹果"的涨幅。希望您在对涉及他人的有关事务进行评判之前,请先了解一下有关情况。
统计局的数据虽然不能做到100%准确,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通过不断地完善有关调查制度和调查方法,能使数据更准确。但是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这不是凭统计局一家之力就能轻易实现的理想境界,这需要全社会的"信用"支持。统计局"不出假数"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不进假数"。希望千千万万的像老潘这样的房地产企业能够积极配合我们的统计工作,不要有意地把销售数据报高或报低,大家一起把数据搞准,给社会一个圆满的交待。
 
潘石屹:在此之前,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没有看到房地产价格统计体系的变化,如果是已经做了改进,这将是一大进步,统计出来的城市房子的价格将更能反映这个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同时我也认为,政府的统计部门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一定要和建设部门、税务部门达成数据的共享,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有这种共享的可能性。如果只是统计部门一个部门依靠自己单独的体系,靠房地产公司去报统计数字,一种可能会出现工作上的偏差,另外一种可能也不排除会有房地产发展商怀有某种意图,故意把统计数字报高或报低的情况发生。
但建设部门的交易数据是根据每一套房子交易的合同统计出来的,而且政府规定不在网上签约的合同都是无效的,这些数字第一不会有偏差;第二不存在滞后性;第三因为它的基础是每一套房子,所以对不同档次、不同品种、不同地段的房价进行统计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准确的依据。如果统计部门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可能得出的结果会更真实。如果房子交易数据和统计数据永远是两条线,那这两个数字很大的可能是互相对不上的。就是在所有的统计原则和统计体系一致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跟建设部门的交易数字相一致。
   
[匿名] 秋风
2006-08-21 15:38:57
我们如果要谈房价是否有泡沫,那就首先来探讨一下是否有消费的泡沫,有能力没有能力的都要买房,年龄大年龄小的都在买房,这是一个由扭曲的消费所扭曲的市场。经济适用房的改革正是要抵消一部分扭曲的需求,对市场是一件好事。让买不起房的人也有房子住,而不是把他们挤到购房大军中去,这是结构性的调整政策,但愿房产市场多出一些类似的结构性政策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政策。
 
潘石屹:其实所有的政策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的,不怕犯错误,就怕犯了错误没有调整的能力,就如同宏观调控的政策,常常有人问我宏观调控什么时候是起点,什么时候是终点?其实宏观调控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只要经济出了问题就需要调整,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出现矛盾、不协调的地方。这是我理解的政策的变动和宏观调控。
   
半亩菜地
2006-08-21 16:59:54
经济适用房短期可能会涨价,因为预期这中资源要减少,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如果能改变,该政策可行,就怕没人租,政策就流产了,请多多指教。
 
潘石屹: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是由政府制订的。经济适用房不是完全市场化的产品,它的价格并不是由市场上面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决定的。经济适用房无论是销售的价格还是出租的价格,都是政府根据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支付能力来确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