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有经过开诚布公的讨论,才能寻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下)

(2006-08-25 16:39:20)
分类: 网友互动
——和我的博客网友们交流

以下是我对“节能建筑不能只考核消耗,还要考核产出”一文部分网友评论的回复:
[匿名] dodo
2006-08-23 10:51:17
太阳能产业在中国没有市场,尽管,中国的新首富是做太阳能的。这个2000人的企业,销售额只有4亿美元,毛利率在25%左右,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硅在国内买不到,国外市场国内同类企业已经超过20个,首富的持续发展的空间并没有那么乐观,他的公司市值已经到了60亿美元。很多事情,盛名之下,难符其实。
 
潘石屹:我在未来还是看好太阳能市场的,因为现在太阳能发出的电比一般能源、油发出的电要高出好几倍,所以除了极个别的国家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将太阳能发的电并入到公共的电网中去之外,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并没有这样的政策,但随着未来石油的价格不断的攀升,煤炭的消耗又给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太阳能作为环保的能源,它会有很大的市场,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也会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不断下降。现在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核心材料是单晶硅,而单晶硅的原料是多晶硅,多晶硅被少数几个国家的大公司垄断,其他国家没有能力去生产,所以价格会偏高,供应量会少,但我认为技术的进步会解决这些瓶颈问题。
   
[匿名] 喵喵
2006-08-23 11:05:51
可见罗素讲的中国人的几个缺点(贪婪,胆小,冷漠)有一定道理.国民还没意识到社会效益的重要性.我们的个体是生存在整个社会中的,我们不能带着贪婪、胆小、冷漠存于其中,我们所做的一切均需以社会效益为首,这是发展之道。
   
潘石屹:贪婪、胆小、冷漠,这可能是个别人对中国人的偏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人不一定是一样的,可能在中国有个别的人是贪婪、胆小、冷漠的,但从中国人总体而言,相对于世界上别的任何国家和民族,这三条不能说是中国人的特点。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没有主动地贪婪地去侵占别人的财富和资源,去侵略别的国家。胆小正面的说应该是中国人不喜欢战争,爱好和平的象征。冷漠就更谈不上了,中国相对其他国家的人来说是很热情的,我们经常看到每当有人碰到困难时,其周围的人都会很热情地去帮助他们。尤其在中国的农村更是如此。
   
[匿名] 晓清
2006-08-23 11:15:32
巴金先生还有一句话--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 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也是直指我心。
我父亲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环境工程概论》中也提到了21世纪的必须直接利用太阳能来解决能源问题。
   
潘石屹:我想巴金在这里说的光,指的是爱,人和人的友爱。的确我们的生存需要太阳的光,这是大家离不开的生存条件。但也需要人间的爱,没有友爱,心灵是黑暗的,是没有安全感的,是缺乏引导的。所以太阳能和人间的友爱都很重要。把爱献给别人的人,自己才能真正的得到爱。
   
[匿名] 无为
2006-08-23 11:35:45
能源是国之命脉,如果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能响应国家的号召,国家能从长远规划,制定能源消耗标准鼓励能源节约的政策,社会成员能从国家发展前途出发,注重节约,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巨大的推动力的。
   
潘石屹:其实从国家到各个行业、各个部门都已经很重视能源的消耗了,在政府公布的未来的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就有一个数字是GDP增长的能耗要降低20%。
 
[匿名] dreamfree
2006-08-23 11:40:27
关于能源俺想说两句, 曾因为接洗衣机最后一遍的水而被批: "有这时间你多教点课, 这多少水钱早出来了." 但是钱可以再赚, 能源消耗尽却是再多钱都买不回来了.
让我们偶而离开钱一会儿, 想想节约能源吧。
   
潘石屹:是的,节能最重要的是要养成习惯,从小养成随手关水龙头,随手关灯的习惯,一辈子也改不掉的,别人要让改的话也会很难受的。
  
[匿名] 飞行的雷
2006-08-23 16:56:26
潘老板的说法一定程度有道理,但如果按照他的逻辑,那么坐在豪华办公大楼做资产运作的家伙开空调到零下30度也不犯法,而手工作坊里面的工人连电扇都不能开。很明显,前者的单位平方米创造的GDP是远远高于后者的。
其实GDP的创造象我们和潘老板的钱那样归属感分明,他的是他的,我的是我的。资产运作者所产生的GDP实际上还是来源于所运作工厂中工人的直接劳动。从根本上说,资产运作只是辅助劳动。
其实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单纯考虑使用中的节能。建造中的节能同样重要。现在的墙体节能材料都是石油做出来的,本身就是高能耗产品。如何降低建造中的能耗,同样重要。
   
潘石屹:所以要把每平方米的建筑对这个社会提供和创造的就业机会结合在一起考虑。
   
[匿名] loveisoce
2006-08-24 02:00:02
1.我想节能建筑就是要减少建筑的能耗,我认为这是一个单向指标,如果按老潘的意见,那么他建的那些建筑就可以高能耗了,因为他建的高档建筑,什么就业率,GDP啊一定好,因为花钱贵吗,不赚钱的来这里干吗,现在是初级阶段,任何老板一定是量入为出,这是经济学上的基本约定,有钱赚,住好楼。但是节能就是考量能源消耗,如果也消耗产出比的话,不是很多高档楼宇可以超高能耗了吗。不要人为制造区隔,形成局部成本优势。因为减少能源消耗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就象老潘说的,能源是稀缺的。
2.太阳能是好东西,但是政府有多少钱去补贴呢,或许有人会想到,是否下面有一场关于富人缴税的宏论,其实,我本人没有兴趣关心个人缴税的问题,因为我觉得这是个人隐私,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政府的税务机关拿着纳税人的钱,应该可以为全民按照法律来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是想说,我在国外看到许多地方政府有补贴,学习了,健康,退休了,许多小区巴士等。但是你去问问他们的税收。
太阳能也好,现在的替代能源也好,其实,有头脑又有资金的人好好去研究,可以创造出一个蓝色的海洋。因为现在还有很多技术不完备。例如美国的车历来耗油,因为美国人认为油很便宜,而且美国国土较大,为什么不做大马力,可以跑得快一点。欧洲人就不这样认为,地方狭小和石油依赖进口的局面所以他们的大众化的车一定要省油。所以原来欧洲车在美国不是很好销了。现在油价高了,美国人在寻找合适的省油车。
这说明了个问题,很多现在不适用的,将来可是非常有用的。
   
潘石屹:节能确实是一个大话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  ,我的能力和知识远远不够,只是提出来供大家讨论。在媒体上看到许多国外的元首在一些聚会上的讲话,开头总是离不开讲两件事情:一是世界和平;二是绿色环保。
    今年初去达沃斯开会,听到美国两党议员在大会上的演讲,美国国内的政策最重要也是两项政策:一是税收政策,二是能源政策。每人有每人的意见,每个党有每个党的的主张,但只有经过我们开诚布公的讨论,才能够寻找到一条比较合适的道路。
   
[匿名] 渐入佳境
2006-08-24 08:48:51
潘总对评价建筑是否节能的看法是混淆了概念,用单位面积能耗衡量建筑的节能状况只是单纯评判建筑节能程度,是科学的,并不是评判建筑的投入产出比;你说的是对建筑的综合评判,那只用单位面积能耗当然是不科学的。你说的综合评判对建筑的使用者来说也没有现实意义,因为他们只考虑建筑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综合评判只有对建筑的开发商、政府有现实意义。
    
潘石屹:我想开发商、使用者和政府的利益一定会在一个点上面统一起来,这就需要一个综合的评判指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