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敛性突破 加速不远矣

(2009-04-13 22:34:07)
标签:

证券

财经

收敛性

财政收入

印花税

股票

分类: 方达解盘——画龙点睛

收敛性突破 加速不远矣收敛性突破 加速不远矣收敛性突破 加速不远矣

 

 

  大盘高开高走,2500点大关轻松越过,同时配合着1905亿元的成交金额,可谓是反弹天量配反弹新高,一切都是那么相得益彰。成交量的放大表明了市场的活跃度始终不错,而且股价一举站上了之前很多人担心的年线,这让不少投资者松了一口气。当然年线能否有效站稳,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考验,不过今天站上去的轻松程度还是让投资者感受到了一些潜在的喜悦。


  其实如果要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的话,今天的一些数据并不是太让人乐观。3月份,全国财政收入4402.21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13.74亿元,下降0.3%。一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4642.0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29.29亿元,下降8.3%。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滑,财政收入来源减少;二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结构性减税,包括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增值税转型改革减税、对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实行低税率、减免个人所得税、对小排量汽车减按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几次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等,政策性减收较多;三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双下降,相应使以现价计算的财政收入减少。既然收入的减少与复苏经济的手段是吻合的,那就是说,这些状况管理层早就应该已经估计到了,想必这也是今天大盘并未因此出现调整的原因。


  另一方面,财政部网站今日公布了的2009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中显示,一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86.2%。我查了一下去年一季度的成交金额是6.5万亿元,而2009年一季度的成交金额是6.2万亿元,两者之间的相差并没有那么悬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一季度恰恰是股指下跌幅度最大的一个季度,沪市大盘下跌幅度为33%,而今年一季度大盘恰好相反,上涨幅度为30%,只不过由于基数不同,去年一季度的阴线和今年一季度的阳线长度之间反差似乎过大了,干扰了很多人的判断。最后看一个数值,去年一季度的平均股价为15.5元,而今年一季度的平均股价为7.5元,两者相差整整一半多,照此分析的话,今年一季度的成交活跃度是远远高于去年的。印花税的降低是为了盘活证券市场,而一旦大盘成功走牛的话,印花税的任何小幅上调,同样会快速补回原有的财政收入缺口,这一点上今天的收入减少只是一个相对论的问题。


  到4月8日为止形成的假双顶之前已经有过提示,而连续三天的大阳线也已经确认了假双顶的成功突破和收复,随后的大盘走势就相对明朗多了。月线上操盘线已经发出了买入信号,从明日提示上来看,确认的概率非常大,而且日线、周线、月线的按部就班指标都已经上穿了顶部线,而且都属于收敛后的加速突破形态,照此推断的话,股指随后将可能进入加速上攻的通道中。如果说之前的洗盘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那么目前的大盘新一轮反弹还刚刚出发上路而已,因此希望大家把握好这样的反攻机会了。 

 

 

http://www.emoney.cn/sell/bkimg/001.gif
http://www.emoney.cn/sell/bkimg/002.gif
http://www.emoney.cn/sell/bkimg/spacer.gif
· 炒股“杀手锏”向新行情宣战 http://www.emoney.cn/sell/bkimg/spacer.gif · 抓反弹我与主力玩"猫腻"
· 主力版揭秘3步跟庄法   · 再不出手 很可能错失良机
· 益盟操盘手打响股民“信心保卫战”   · 如何抓住跨年度大牛股?
· “好软件必须与时俱进”   · 用主力版识别黄金买卖点
· 还没到大行情出现的时候   · 和主力一样先知先觉
http://www.emoney.cn/sell/bkimg/003.gif
http://www.emoney.cn/sell/bkimg/004.gif

 

 

  

 

http://www.readerstimes.com/bbs/attachments/forumid_56/20080223_54e24aa67c85f6ec34c4aB5YTyFD7CtS.gif 3380元炒股利器,免费试用

 

返回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