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小暑了,它标志着季夏的开始,我们常说的“长夏”、“暑伏天”就在季夏节气里。高温多雨,潮湿闷热,就是这个节气的特点。

文/菡月
长夏应于脾,脾喜温而怕寒,喜燥而恶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养脾胃,防湿邪。
(有关长夏饮食调养详见《一年四季说养生·夏》的第三章)
季夏包括两个节气,一个是小暑,另一个是大暑。
小暑节气,天气已很热,所以叫小暑。小暑时,一般是初伏前后,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时有热浪袭人,暴雨也时常在此时光临,同时,小暑节气,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所以,小暑养生还要注意要静养心神。心静则神安,心不静,心辕意马,神游万仞,依据中医“动为阳,静为阴”的理论,就会过多的损耗费阳气,抵御外界致病因素的阳气就会减少,此时人体浮阳外越,就会感觉到热。所以,小暑节气在养阳养心方面要注意心神的保养,以“静”为宜。
(有关夏季情志养生“静养心神”等内容,请详见《一年四季说养生·夏》的第六章)
小暑因天气烦热,人们在饮食方面往往因贪凉,过食生冷寒凉之品而损伤脾胃阳气,因寒湿内生而发生腹痛、泻泄等肠胃疾病和寄生虫病;或腐烂变质有毒之物出现腹泻、痢疾;天热吃不下饭而出现偏食或暴饮暴食,导致营养不良、消化功能下降出现肠胃炎;因贪晾露宿,受风寒之邪扰而出现腹痛、头痛及关节不适等。
此外,一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阴虚的中老年人,还有冠心病、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也要注意静养心神,防止疲劳过度,病情不稳要及早去医院就诊。这些疾病都需要我们加以防范,从饮食、起居、运动、精神方面。
长夏高温多雨,潮湿闷热,人也少食懒言,睡眠不好,无精打彩……在此提醒各位博友,长夏季节里,要特别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少熬夜,少吃冰镇食物,忌疲劳,以保持机体的正常运行。
有关长夏养生的具体内容,请详见:《一年四季说养生·夏》——夏季阴雨天气与养生
P183——P186

下面,提供几款长夏补脾胃的养生粥
1、白茯苓粥 原料: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味精、食盐、胡椒粉适量。
制作:将粳米淘洗干净,加茯苓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火上,先用武火煮
开,后用慢火煎熬至米烂,再放入调味品即成。
用法:当饭吃,常服效佳。
功效: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老年性浮肿,肥胖
症,小便不利等症。
注:便闭及小便失禁者忌服。
2、糯米莲子粥
原料:白莲子肉20克,怀山药25克,红枣10枚,糯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莲子去心,山药切细,红枣去核,然后与粳米相和煮粥,临熟加入白
糖,调匀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分2次温热食。
功效:健脾止泻,益气养心。适用于脾气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清,血虚萎
黄,夜寐多梦,心神不宁,遗精淋浊,崩漏带下诸症。
注:便秘及实证、热证忌服。
3、香菇粥
原料:小米、香菇各50克。
制作:先将小米煮粥,取其汤液,再与香菇同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服3次,持续服用有效。
功效:开胃助食,理气化痰,解毒。适用于气虚食少,还可用于麻疹、抗癌等,
作为辅助食疗方法。
食谱来源:《五味养生粥》
更多有关小暑的饮食养生内容,请详见《一年四季说养生·夏》P143——P144
相关阅读:
小暑时令最佳保健饮食
绿树阴浓夏日长——闲谈小暑节气的养生之要
小暑节气如何养生?
小暑的时令如何养生
夏日里,
白领午餐应注意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