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季节,也是三伏天,天热下降,地湿上升,湿热交争困于脾胃,最易患疰夏病,那么什么是疰夏病?我们应怎样去防治?这一讲本博就与各位博友一起谈谈这方面的养生保健知识。

文/菡月
1、什么是疰夏
疰夏又名注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苦夏。多因体质长期虚弱者又感受暑热之气所致。证见:多汗纳呆(不思食),头晕心烦、乏力倦怠、精神萎靡、恶心呕吐、形体消瘦或伴有低热,舌苔腻,小便短赤等特征。疰夏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气阴两亏型,患者常见眩晕多汗,神疲倦怠,乏力嗜睡,心烦口渴,纳呆体瘦;另一种是暑湿困脾型患者常见神疲倦怠,乏力嗜睡、口淡恶心,脘闷纳少。疰夏以芒种、夏至、小暑为高峰期,一般到立秋之后,病情可自行改善,也有部分病人一到暑期来临就必生疰夏。
2、疰夏的病因
夏季特别是仲夏(
当然,也包括长夏暑湿多盛时),正是阳气壮盛,天地气蒸,万物繁茂之时,也是阴阳之气转换之机,天暑下迫,地湿上蒸,“阴气内伏,暑毒外蒸”,人体脾胃、心肺一时难以调整适应,因而,最易引发疰夏这种“阳泄于外,湿蕴于内”的疾病。
中医认为,疰夏是因为长期体虚者感受暑热之气所致。治宜或清暑益气养阴或清暑化湿。
3、疰夏的防治
(1)多食清暑健脾利湿之品
要多吃健脾利湿食物,如绿豆汤(粥)、薏苡仁、白扁豆,荷叶粥等。
(2)多饮温热的绿茶
多喝绿茶,可与枸杞、菊花、金银花等相配,清爽又解暑。
(3)少吃或不吃冷饮
雪糕、冰激凌一定要放到杯子里待与室温相同时融化后再食用;从冰箱中拿出的西瓜一定要等十来分钟解冻后再食用。
(4)晚卧早起
要早起,不可因暑热倦怠而慵懒无事,更不可久留空调屋中使腠理皮毛疏通受阻,以致影响人体内外阳气的流畅;中午要小憩片刻,以养心神;抓紧早晚较凉爽的时刻锻炼、学习和工作。
(5)夜卧不要受凉
不可贪凉露宿于外,亦不可开着空调入睡,更不可睡卧于风口之处,以免暑邪贼风直中皮肤,侵入体内。
(6)保持心情愉快
要让自己开心,就像鲜花向外绽放生机一样适当释放着自己的热情。
4、疰夏的饮食调理
(1)茯苓赤小豆粥
原料:茯苓25克,赤小豆3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
制作:先将赤小豆冷水浸泡半日后同茯苓、大枣、粳米煮粥。
用法:早晚餐温热取食。
功效:利水消肿,健脾益气,养胃。适用于天气潮湿,水肿病、肥胖症以及大便溏薄等。
(2)苦瓜菊花粥
原料: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制作:先将苦瓜去瓤洗净,切成小块备用;再将粳米、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锅中,倒入
适量的清水,置于大火上煮至水沸,然后将苦瓜、冰糖放入锅中,改用文火继续煮
至米开花即可。
用法:早晚餐温热取食。
功效:清利暑热,止痢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痢疾等症。
(提示:喝此粥时,忌食一切温燥、麻辣、厚腻之物。)
有关疰夏病的更多养生保健知识,请详见《一年四季说养生·夏)P107——P111。
相关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