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荷风送香远 吹散愁边云—大暑节气常见病的防治(一)痢疾

(2011-07-27 13:56:41)
标签:

治则

肠道传染病

慢性细菌性痢疾

肠胃疾病

姜茶乌梅粥

健康

分类: 养生保健

    夏季特别是长夏,由于天气高温多雨,人们在饮食起居方面又多喜冷贪凉,寒湿内生而多发腹泻、腹痛等肠胃疾病,最可怕的严重型肠胃疾病要属痢疾了。那么什么是痢疾?我们又要在生活中注意哪些方面,以免生此病,今天这一讲,就要谈谈痢疾的防治与饮食调养。

荷风送香远 <wbr>吹散愁边云—大暑节气常见病的防治(一)痢疾

                                           文/菡月

1、什么是痢疾

    痢疾,也称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也是常发于夏秋之季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古之称肠辟、滞下。以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便中夹带浓血,并有里急后重常伴高烧发热等症状。中毒型急性发作时,来势凶猛,可出现高热症状并会发生感染性休克,有时还有脑水肿并伴有呼吸衰竭现象出现。

2、痢疾的病因

    常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也有因卫生不够注意,饮食不洁而引发。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及脏腑而成,属于“肠辟、痢疾”范畴。在治疗上应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首先要依据腹痛、里急后重、痢色,并参照舌脉来辨别是属于寒、热、虚、实,哪类病症,然后,再辨证实治。通常将痢疾分为6种类型:

湿热型  为湿热之邪侵入肠胃,气血阻滞所致,治则宜清热化湿,调气行血。

寒湿型  为寒湿之邪侵及肠胃,气血淤滞所致,治则宜温化寒湿,行气和血。

疫毒型  为疫毒之邪所致,治则宜清热凉血解毒。

阴虚型  为邪滞肠间,阴血不足所致,治则宜养阴清热,和血止痛。

虚寒型  为脾虚中寒,寒湿留滞肠中所致,治则宜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休息痢型  为下痢日久,正虚邪恋,寒热夹杂,肠胃传导失司所致,治则宜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3、痢疾的防治

(1)搞好家庭卫生

     消灭蝇虫蟑螂,保证厨卫的清洁与卫生。

(2)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

     不喝生水。不饮各种不合格的饮料。

(3)不做餐桌旁的垃圾桶

     剩饭可做成粥,还可加些青菜和鸡蛋做菜饼;变质的剩饭剩菜一定要倒掉不要吃。腐烂的食物也不要吃。

(4)养成个人卫生好习惯

     餐前、便前便后都要洗手。

4、痢疾的饮食调理

(1)大蒜马苋粥

原料:大蒜30克,新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大蒜去皮,新鲜马齿苋洗干着急切碎,然后煮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

用法:可供早晚餐食用。温热食。

功效:清热止痢。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

  注:脾虚慢性泄泻者忌服。

(2)姜茶乌梅粥

原料:生姜10克,乌梅肉30克,绿茶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将生姜、乌梅和绿茶一起煮水,去渣取汁,然后加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再调入红糖即可。

用法:每日2次,温热服。

功效:温中散寒,杀菌止痢。适用于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注:湿热型细菌性痢疾忌服用。

 

  有关痢疾的防治与饮食调理请详见《一年四季说养生·夏》第P89——P92。

 

相关链接: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大暑节气谈养生

大暑节气的饮食养生要诀(附食谱)

绿树阴浓夏日长——闲谈小暑节气的养生之要

小暑时令如何养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