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无故乱翻书 |
瓢
瓢,一曰犧杓,剖瓠為之,或刊木为之。晉舎人杜毓《荈賦》云:酌之以匏。匏,瓢也。口闊、脛薄、柄短。永嘉中,餘姚人虞洪入瀑布山採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甌犧之餘,乞相遺也。”犧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為之。
小记:最原始的瓢應該就是把葫蘆瓜剖兩半做成的。
甌是深腹碗,類似缽而有足,通常也就是指碗。這裏有大白話說就是“希望您鍋裏碗裏剩下的(茶),能賞給我一些”。
丹丘是 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居住之地。如李白《將進酒》之“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梨木和棗木在古代的多數地域算是堅硬而且不易變形的木料,所以適合做杓,不易變形開裂。古代刻書之板,常用棗木和梨木,故書版也稱梨棗。
前一篇:重温茶经之三十一:织青竹以卷之
后一篇:重温茶经之三十三:盐以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