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石昆牧老师喝茶之三:三句惑解绿大树

(2009-03-31 09:10:37)
标签:

文化

清,阮福,录普洱当时之盛况:普洱茶,味最酽,名遍天下,京师尤重之。

 

石昆牧老师笑着说,普洱其实并不被皇家看重,我到故宫去过,普洱主要是用来煮奶茶之用,人们也没有“越陈越香”的概念。当年,普洱茶是被堆放在一个大屋子中。故宫的管理人员很惊讶,来过很多人,很少有人知道当时普洱茶是用来煮奶茶的。

 

前些年,很多云南当地人,都是不喝普洱的,大家更看重滇绿。香港人早期储存普洱,是因为普洱茶量大,便宜,为了迅速使苦涩的普洱能够喝,做了很多的尝试。

 

当时,我们正在喝石老师带来的一泡80年的7542,香港仓。我对石老师直言,对于这款茶,我认为没有体现出普洱老茶的真美。石老师说,的确如此,这款茶在台湾已经退仓将近8年了,香港仓的味道还在,生茶的活力不足。主要是让大家了解一下香港仓。香港仓是喝普洱茶的人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也是必修课。

 

接下来,一款2000年的绿大树沱,给茶友们带来了愉悦的品茶体验。

 

绿大树,一个普洱茶的标杆茶品,其中,扑朔迷离。我喝到过01,02的,茶气强劲,水质厚重,确是好茶,十余泡后转为甜润。其中,一个疑问始终萦绕脑中,绿大树用的是那个山头的原料。原来认为是易武的原料,可是,泡满浑厚而且还带苦感的茶汤表现,让我总是心存疑惑。

 

石老师笑着说,绿大树用的是南糯山的料,历年的绿大树从来没有用过易武的料。第一批绿大树有饼、沱,还有砖。

 

这三句话,第一句让我豁然,第二句让我惊诧,第三句让我心生向往。

 

这两日同凰茶会裴总再次谈及,总是会慨叹一番,当日确为聊天,一知半解便很知足,今日想起,其实还有很多疑问,除了南糯山,绿大树还拼配了那个山头,是否全是古树,制程上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错过了石昆牧老师,不知要到何时才知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