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的“扶贫斗富”
摘自“美国教育的阶梯”新星出版社, 即出
薛涌
薛涌
美国各大名校之间的竞争这几年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其中大家拼的最凶的一个领域,
就是看谁给贫困生提供的条件最优越。也就是说,大家通过扶贫来斗富。
就是看谁给贫困生提供的条件最优越。也就是说,大家通过扶贫来斗富。
美国名校的财政实力,主要看其所拥有的捐助资金。在这方面,哈佛、耶鲁分列第
一、二位,捐助资金各有221亿和127亿多美元。但实际上,捐助资金不足100亿、排
名第四的普林斯顿是最富的。因为普林斯顿规模小,平均每个学生拥有的捐助资金
就成了各名校中最高的,学校在每个学生人头上就更花得起钱。所以,1998年,普
林斯顿宣布,凡是家庭收入46500美元以下的学生,其贷款将全部用奖学金替代。美
国给学生提供的教育财政资助常常是奖学金和贷款混合。奖学金不用偿还,但贷款
是需要偿还的。不过贷款从利率到偿还期都非常优厚。用部分贷款上名校,本是一
个回报甚厚的投资。但人们很快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受惯了穷,有心
理问题,比富家子弟来,他们特别怕负债。一听说贷款上学,毕业后欠一、两万块
的债,他们就可能在名校面前止步。毕竟,让一个贫民窟出身的孩子想象自己四年
后在华尔街挣六位数年薪的情景是非常困难的。普林斯顿这一招,就是打消贫困生
负债的顾虑,把最优秀的学生抢到手。2001年,普林斯顿索性把这一政策扩张覆盖
所有学生:只要你需要并有资格获得财政资助,你拿到的就全是奖学金。贷款上学
在普林斯顿从此消失。
一、二位,捐助资金各有221亿和127亿多美元。但实际上,捐助资金不足100亿、排
名第四的普林斯顿是最富的。因为普林斯顿规模小,平均每个学生拥有的捐助资金
就成了各名校中最高的,学校在每个学生人头上就更花得起钱。所以,1998年,普
林斯顿宣布,凡是家庭收入46500美元以下的学生,其贷款将全部用奖学金替代。美
国给学生提供的教育财政资助常常是奖学金和贷款混合。奖学金不用偿还,但贷款
是需要偿还的。不过贷款从利率到偿还期都非常优厚。用部分贷款上名校,本是一
个回报甚厚的投资。但人们很快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受惯了穷,有心
理问题,比富家子弟来,他们特别怕负债。一听说贷款上学,毕业后欠一、两万块
的债,他们就可能在名校面前止步。毕竟,让一个贫民窟出身的孩子想象自己四年
后在华尔街挣六位数年薪的情景是非常困难的。普林斯顿这一招,就是打消贫困生
负债的顾虑,把最优秀的学生抢到手。2001年,普林斯顿索性把这一政策扩张覆盖
所有学生:只要你需要并有资格获得财政资助,你拿到的就全是奖学金。贷款上学
在普林斯顿从此消失。
普林斯顿连出两张硬牌,等于逼着其竞争对手跟牌。但是,普林斯顿的钱太多,手
面太大,其他学校跟不起。等到2004年,哈佛大学才宣布,凡家庭收入在4万美元以
下的家庭,教育费用全免。这张牌比普林斯顿的牌还是软得多。因为普林斯顿的计
划等于给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其中有些学生的家庭收入远远高出4万
美元。不过,哈佛这张牌,其他学校跟得起。2004年,布朗宣布以1亿美元将135名
学生的贷款替换成奖学金。2005年,耶鲁宣布家庭年收入低于45000美元的学生,教
育费用全免。斯坦福大学在2006年3月宣布了同样的条件。几天后,宾西法尼亚大学
宣布家庭收入5万美元以下的学生,其贷款将全部用奖学金替换。
面太大,其他学校跟不起。等到2004年,哈佛大学才宣布,凡家庭收入在4万美元以
下的家庭,教育费用全免。这张牌比普林斯顿的牌还是软得多。因为普林斯顿的计
划等于给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其中有些学生的家庭收入远远高出4万
美元。不过,哈佛这张牌,其他学校跟得起。2004年,布朗宣布以1亿美元将135名
学生的贷款替换成奖学金。2005年,耶鲁宣布家庭年收入低于45000美元的学生,教
育费用全免。斯坦福大学在2006年3月宣布了同样的条件。几天后,宾西法尼亚大学
宣布家庭收入5万美元以下的学生,其贷款将全部用奖学金替换。
大家拼来拼去,还是没有人能挑战普林斯顿,但是全都和哈佛叫板。因为几个学校
已经把免费教育的基准,从哈佛的家庭收入4万,提高到4万5千甚至5万。这就把世
界第一名校逼到墙角里。结果,3月30日,哈佛大学宣布,其学生家庭收入6万美元
以下的,教育费用全免。
已经把免费教育的基准,从哈佛的家庭收入4万,提高到4万5千甚至5万。这就把世
界第一名校逼到墙角里。结果,3月30日,哈佛大学宣布,其学生家庭收入6万美元
以下的,教育费用全免。
这里有几点必须澄清。第一,教育费用全免,并非一切都是无偿的。学校可以给学
生安排一些校内工作,其收入可以作为奖学金的一部分。不过,学生的校内工作有
严格的时间限制,必须保证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事实上,大部份工作非常轻松。许
多学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看书。第二,所谓教育经费,不仅仅指学费,而且包括住
宿、伙食、学习用品等所有正当教育费用。这些费用加起来,一年可达四、五万美
元。那些家庭收入超过6万美元的学生,自然不可能负担这样的费用,他们一般都根
据收入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资助,只不过不是免费上大学而已。
生安排一些校内工作,其收入可以作为奖学金的一部分。不过,学生的校内工作有
严格的时间限制,必须保证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事实上,大部份工作非常轻松。许
多学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看书。第二,所谓教育经费,不仅仅指学费,而且包括住
宿、伙食、学习用品等所有正当教育费用。这些费用加起来,一年可达四、五万美
元。那些家庭收入超过6万美元的学生,自然不可能负担这样的费用,他们一般都根
据收入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资助,只不过不是免费上大学而已。
更重要的是,哈佛最近的决定,以及普林斯顿2001年给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奖学金
的作法,突破了扶贫的范围。美国平均家庭收入为5万美元上下。年收入6万美元,
已经属于中产阶级,很难算是贫困户。最近十几年,中产阶级一直在报怨,百万富
翁们上学花钱不在乎,穷人上学有人给埋单,唯独中产阶级需要承担相当的教育费
用,养一个大学生最难。哈佛、普林斯顿这样的作法,等于给中产阶级传达了一个
信息:我们绝不会忽视你们的利益。实际上,许多年收入超过十万美元以上的家庭,
孩子上大学照样拿奖学金。
的作法,突破了扶贫的范围。美国平均家庭收入为5万美元上下。年收入6万美元,
已经属于中产阶级,很难算是贫困户。最近十几年,中产阶级一直在报怨,百万富
翁们上学花钱不在乎,穷人上学有人给埋单,唯独中产阶级需要承担相当的教育费
用,养一个大学生最难。哈佛、普林斯顿这样的作法,等于给中产阶级传达了一个
信息:我们绝不会忽视你们的利益。实际上,许多年收入超过十万美元以上的家庭,
孩子上大学照样拿奖学金。
许多美国人都明白,关键还是孩子读书好。读书好就可以上名牌。越是名牌、学费
越贵,奖学金就越多,需要的贷款越少,家庭的投入越少。进名校常常意味着享受
免费教育,而且即使因为家境好些、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费用,常常也就花几千块,
很少超过自己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
越贵,奖学金就越多,需要的贷款越少,家庭的投入越少。进名校常常意味着享受
免费教育,而且即使因为家境好些、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费用,常常也就花几千块,
很少超过自己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
当然,哈佛最近的行为,不过是大学争夺贫困生和下层中产阶级的“军备竞赛”的
一个小段落。大家日后还会层层加码。名校通过扶贫来斗富的好戏,也许还在后面。
一个小段落。大家日后还会层层加码。名校通过扶贫来斗富的好戏,也许还在后面。
2004年4月3日
前一篇:怎样复兴中国文化
后一篇:产业化不是教育改革的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