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的漏洞
(2024-10-27 15:58:22)| 分类: 评头论足 | 
老一辈人们批评政府往往会听到“就是为了赚老百姓的钱!”这是把“政府”看成一群以提升自己生活品质为目的,获得财富为手段的人的群体。事实上,“政府”作为一个群体,人心各异,极难“同仇敌忾”。“群起而攻之,群起而分之”几乎不可能。像钻石行业公约开采这样的管理几乎不可能出现。
我们不妨假设,就是为了圈钱!而且钱已经圈到了!接下来就是分赃的问题。怎么分?钱分给某个部门是相对容易的。假设你的这个国家某部门的领导,又该怎么分或者怎么进自己口袋呢?你会发现,“迂腐”的政策对此重重设阻。需要好多部门签字、递交材料,而没有前人经验借鉴的“新做法”,总是会因为上一篇《把事做对还是把事做好》分析的原因而出现重大阻隔。若对“卡点”许以利益?这就是一道收益和风险的比大小问题了。这道小学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所以稍微多一点的钱是分不下去的。能分下去的钱,根本不值得这般阴谋。
事实上,各政府部门不要钱,害怕来钱。他们害怕最终这么多钱没有足够的成效,自己吃力不讨好。面对新项目的拨款,往往能推就推。
所以,这些糟糕的政策不是为了敛财,那还能为了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是错误的决定。很多国家级的政策都是系统性难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问题的专家就像经济学家,截然相反的推论都有可能是正确的。而少数提前预判到错误的次高层,因为人微言轻,因为不关我事,因为也不能保证一定正确,因为《把事做对还是把事做好》,选择沉默。
一群人,不是简单的几个个人的相加,复杂程度不是线性的,而是几何级数的增加。保密工作也是几何级数的增加,要做到统一立场、统一行动、合理分工、合理分赃、不泄露,几乎不可能。不是政府不邪恶,而是胖子太胖,回眸难,更不可能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