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为先还是定义为先?
(2023-01-17 16:06:26)分类: 死理性派 |
对于一个新东西,我们是先认识它还是先使用它?
数学上一定是先定义。比如定义了极限,才会有各种求极限的方法;定义了平行,才会有各种定理。但,其中有个问题,就是最初的知识会非常抽象。回忆一下,有谁没有在第一次听到“函数”的定义而一头雾水?好在只有专业的数学书才完全从抽象、基本而深邃的定义开始推导。
另一种做法是先使用后定义,虽然听上去有些奇怪——我们不知道这什么,又如何使用?但其实我们认识事物都是这样的。比如,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企业”?什么是“工作”?什么是“XX主义”?什么是“XX思想”?专业的定义越看越不懂,而老师通常举了几个例子我们就懂了。小朋友学习就是这样先使用后定义,比如如何学习猫和狗。猫和狗几乎不能定义,但我们不会判读错误,在潜意识里我们通过某些自己也说不清的特征来处理信息。
用了一段时间,我们对这个新东西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再来定义就好理解一些。一些文化人士喜欢重新定义那些抽象而熟悉的事物。比如,年轻人问应该选哪份工作?“人生导师们”会反问工作的目的,是经济独立、被需求还是融入社会?剖析事物的本质,追本溯源,回到定义,问题问清楚了,答案就得到了一半。
在知识分享类的文章、视频中,也会有这么两派。第一派从定义出发,先告诉读者这个新工具是什么,怎么用,然后再介绍能解决什么问题。很多教科书也是这个思路编写的。另一派从应用出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入这个工具,然后是怎么用。显然后一派更符合人们学习的方式。畅销书尤其擅长此道。
数学终究是上帝的语言,这个世界终究不是数学。芸芸众生们生活得不清不楚,忙忙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