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花

(2009-04-02 21:41:26)
标签:

松花

荒村

祖宅

清明

卢氏

上海

情感

分类: 《僻壤》(随忆集)

 

松花

 

荒村旧事录73

 

月照松林,松花与桃花一起开在山上,一样的无声息,一样的无眠。花入夜色,应该当作不眠一想,明月来照,山河在银辉里失色,花也一样。松林在白天里,也是黑如山之影的,而月下看去,反倒有些苍白。松花满枝在夜里,而曙色起时,清风里松枝上的花,满目金黄。松花细屑,开不出桃花似的整朵来,松花开作粉,青明前后,溪流上浮着一层黄,随波而下。荒村将松花当作尘看,三月天花如浮尘,松花遍山满天纷纷的扬。

 

掸松花,攀下松枝来,把满枝的松花尘一般掸落在怀里,村好系着土做青花布的布拦,兜起来可盈数斗松花,松花可以吃。

 

清明做清饼。我固执,一直把青饼叫作清饼,虽然音一样,心里一直想作清,清明节的饼。荒村将初生的艾蒿叫作青,割来榨去苦汁与米粉掺和做成饼,饼是青草的颜色,留有艾草的香。又有别名叫麻糍,可能最早是麻叶掺做的糍粑。做清饼,用松花作生粉,既防做时粘连,又饼的满身洒上了金黄色,又艾香中更添了松花香。艾香是药香,松香是清香,饼又如手掌大月亮圆,新做出时柔软温暖,就令人无端作月色、松林、溪和桃花的联想。

 

她一直是穿黑衣服的,衣襟,裤子,鞋都黑,腰布栏也黑。从我记忆起直到她死,都这样。只头发如渐次天亮般,从麻花到雪白。她二十四岁守寡。丈夫在上海撑船,抗战时她带了二个幼女从上海逃到乡下来守祖宅。八年里她丈夫音讯全无,她拖着二个女儿自己谋生路,耐心过活。抗战结束后,等来的是她丈夫的死讯,和八年里她丈夫与另一个女人的故事,还有她丈夫与那个女的生的孩子。那孩子是男孩,她动了心。

 

一个乡下的小脚女人,竟孤身水路旱路摸到武汉,打听到那女人的住处。她一看那男孩,就认得是她丈夫的孩子,眉眼鼻子嘴全都是,她把那男孩偷了来,偷到乡下,养在她守着的祖宅里,说是为桑家寻着了根。

 

清明,她要掸很多很多的松花,因为要做一年的清饼,不独清明,平日做了叫二个女儿挎着竹篮去卖。清明节祭祖,她的清饼做得比平时大,祭完祖她偷来的儿子吃清饼要用双手捧,她宠那儿子,二个女儿成了儿子的丫头。清明的晚上她抱着那儿子在油灯下痴痴的,痴着痴着突然哭,大哭,手把床板擂得咚咚地响,叫:亨呀亨呀,,。亨是她丈夫的名。满屋是刚掸来的新鲜松花,她这样叫,只有松花的清香满屋应她。

 

她就这样把儿子养大。儿子又把她养老送终,坟做在山上她年年掸松花的松林里,坟碑写着“桑卢氏之墓”,卢是她的原姓,她连名字都没有。

 

我外婆叫什么名字,我姨妈不知道,我妈也不知道,我舅舅更不知道。她的父母应该知道,名字是有的,只是没有了。

 

(清明作小文祭外祖母桑卢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鹅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