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对新政损招迭出暴露楼市监管漏洞

(2010-05-09 17:27:09)
标签:

房产

应对新政损招迭出暴露楼市监管漏洞


   为了应对楼市新政,开发商、中介机构想出了“假离婚”、“隐婚”等不少应对新政的“损招。

    新国十条出台已经半月有余。中国楼市已经开始出现成交量下降,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现象。一个市场出现转折的第一标志是成交量下降,接下来价格下滑应该在预料之中。面对历史上最为严厉的楼市新政,虽然开发商仍在死撑着价格不降,但是,其采取的精装修、大送礼品等暗补措施,说明开发商已经开始心虚、心慌、胆怯。笔者预料,只要新国十条不折不扣落实,地方调控措施频频出台,税收调控及时到位,目前房价的这种拉锯状态很快将被打破。房价出现拐点、回归理性应该指日可待。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楼市新政再严厉,只是纸面上的东西,在具体落实时,既得利益集团们绝不会心悦诚服地老老实实执行,而会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做最后的负隅顽抗。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中国已经广为人知。而在楼市调控越来越紧的情况下,作为最为精明的开发商、中介机构“下有对策”表现的淋漓尽致。不但,如上述报道所说的北京应对新政“损招”迭出,昨晚(4日)央视二套报道了记者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真实画面。有些“招数”令人吃惊:一些中介机构和开发商为了提高二套房贷款额度,竟然给购买者签署阴阳两份合同。一份合同是真实购买价格,另一份是应对检查的“阴”合同,价格远远大于真实价格,为的是提高贷款额度。还有一些中介机构,竟然给购房者提供异地贷款,并且声言某银行可以给二套房、三套房低首付比例贷款。再如,给购房者出主意,让其同时到两家银行贷款,打银行贷款时间重叠、难以认定购房套数的擦边球,这些“下有对策”都非常之“恶毒”。我们注意到,从记者慕名上门看,这种“损招”几乎是明目张胆公开进行的。

    令人沉思的是,监管部门哪里去了?记者和普通百姓都能发现的问题,为何监管部门发现不了。不客气的说,这几年房价非理性上涨与中国楼市乱象丛生不无关系。而中国楼市乱象丛生的一大原因就是监管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瞎作为。作为国土部门,这几年土地市场混乱不堪,出台的所谓严厉政策,喊得多,落实的少,经常处在狼来了的阶段。而作为住房和建设部门,本来应该负起楼市监管的重任,但是,却让百姓一次次失望。住建部门基本上充当开发商娘家人的角色,替开发商说话的多,对市场严厉监管的少。这次楼市新政出台后,各地明目张胆、大张旗鼓的“损招”迭出再次暴露出楼市监管的巨大漏洞。

    在严厉严格执行楼市新政的具体政策的同时,一定要追究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监管不严的失职渎职行为,就是“杀鸡让猴看猴不看”,也要杀几只鸡。


新闻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100505/0256787588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