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后,终于迎来一个普遍看好的发展起步时期。资本市场取得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一直赞誉。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从宏观形势看,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局面。国家国民实力大大增强,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全世界把中国作为最好的创业投资目的地之一,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市场资金出现相对宽松局面,一系列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正在解决之中,对外贸易持续扩大,人民币升值强劲,这是支撑股市能够出现今天这个大好局面的根本原因。
同时,这几年来,管理部门下决心对资本市场动大手术,力图解决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些根本性、体制性、胎里带的问题,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社会上出现反对声音的时候,中国证监会顶住各方压力,力推股权分置改革,尚福林主席的“开弓没有回头箭”至今回荡在资本市场上空;一方面下决心整顿“问题”券商,一方面力请国家注资,给券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用重典整顿上市公司,严格上市公司和市场信息披露,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措施频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缩小市场散户投资比重,把其引导到基金投资品种上;适时发展金融期货品种,成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首先决定推出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等等。这些,都大力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出现转折。
可以说,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结合在一起,是中国资本市场向好的关键。这个较好局面来之不易,应该保护好、维护好。那么,怎样保护和维护呢?是被成绩和转折而陶醉,而忘乎所以,还是正视目前股市屡创新高的火热局面,冷静看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解决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夯实基础,为我国资本市场出现根本转折而打好根基呢?显然,中国证监会掌门人尚福林头脑是清醒的、冷静的,他选择了后者。他说:“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当前市场出现了转折(并非是‘重大转折’—记者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市场很多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问题并没有解决。”他列举了一系列问题。他特别强调了市场上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比如市场约束不足,投资者仍然没有充分关注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而是过多关注股价的变化,这是过去股权分置等体制原因下造就的一种投资习惯。在一些小盘股发行中也可以发现,股价往往发生剧烈波动。“这些例子,都反映出目前市场机制和投资者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我国股市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指数几乎翻一倍,与投资者过分注重股价变化而忽视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不无关系。大部分投资者投机、“赌”的成份多一些,而向巴菲特一样注重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投资者少一些。这样,一方面不能达到发展资本市场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容易使资本市场风险和泡沫被吹大,而一旦破灭,最终受害的还是投资者。
因此,对目前股市良好发展势头的最好保护就是冷静看待,清醒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隐含的泡沫和风险,采取措施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扭转投资价值取向,解决体制性、根本性问题。这是保证我国资本市场长盛不衰、健康发展,一再发力的根本出路。
因此,作为中国证监会掌门人的尚福林能够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头脑,是弥足珍贵的。他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目光定格在如何保证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基础性、深层次问题上,显然抱定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豪迈气概和扎实态度。
前一篇:要警惕通货膨胀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