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版"水门事件"的启示
据报道介绍,英国今年遭遇了罕见的“水荒”,为了节约用水,居民浇花、洗车等都受到严格限制。而英国《独立报》说,首相府用水严重浪费,首相府每人每年用水30.07立方米,这几乎是计划用水目标的4倍。首相府的政府持续发展委员会说,希望听到对“这一持续的糟糕表现的解释”,并希望相关部门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
按照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一个堂堂的首相府浪费一点水不算什么,而在英国却被抓住不放,况且上升到了纯属水事的“水门事件”,似乎有点让人不可理解,一位网友留言说:“普通中国人看了,会目瞪口呆”。在这一事件中,笔者注意到,媒体的监督力量是巨大和有效的。英国《独立报》首先把此事“捅了”出来。把一个“小事”放大成了“大事”,这才引起了普遍关注。其次,就是隶属于政府的部门也不护短,政府的环保监察组织对首相府表示“特别失望”,首相府的政府持续发展委员会希望听到对“这一持续的糟糕表现的解释”,就是说要讨一个说法。再次,这起事件造成的不良示范效应是巨大的。导致民间利用各种形式对抗“禁水令”,表达了对政府部门和自来水公司浪费水,而要求居民限制用水的不满。
我国正在建立节约型社会。资源匮乏,水电煤紧张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后劲和百姓生活的瓶颈环节,特别是水资源问题相当严重。一些北方城市水资源的匮乏已经影响到百姓的生产生活。而我国长期以来,水电煤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特别是个别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存在着长明灯、水长流等现象。一边是国有部门的严重浪费,一边是百姓用水用电难,用水用电贵。社会上议论多,意见大。
前一篇:官员与市民对房价感受为何差别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