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与市民对房价感受为何差别大

(2006-06-20 15:35:39)
官员与市民对房价感受为何差别大
中国青年报6月19日以“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否认房价泡沫,市民称房价太高”为标题,报道了该市的房地产市场情况。笔者细细分析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关于房价问题接受记者采访的有关内容后,感到这其实代表了一部分官员特别是中西部官员的普遍心态。
“呼和浩特房价不存在泡沫。” 呼和浩特市委书记韩志然斩钉截铁地说。这就是说该市的房价是合理的,房地产市场是健康的。其实这种话语在去年房地产调控中许多地方官员同样说过。但是,我们注意到,呼市市民却说“房价太高,无法承受。”那么,官员和市民对于房价的感受和看法何以差距这样大呢?
主要是比较房价高低的参照标准不一样所致。官员比较本地房价高低与否,是与过去比较和其他高房价城市价格相比较,而市民看待房价高低是与自己的收入水平相比较。面对当前房价,自己能够买得起或买不起是唯一标准。就拿呼和浩特市来说吧,市委书记说:“目前房价增速较高是与过去房价基数低有直接关系,2005年每平方米2400元,在全国37个大中城市中排第35位。”而市民却说:“房价太高,无法承受。”不少市民均表示,按照现有的工资标准“不吃不喝10年也买不起一套房子”。
这就是官员与市民对于房价看法的区别所在。谈不上谁对谁错,站的角度不一样,比较的对象不一样,必然得出不一样的结果。说实在,从某种程度上说,官员对于高房价的看法与开发商差别不大,但目的不一样。开发商是为了谋取高利润,而官员是为了GDP。“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结果。”“经济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增加住房市场需求量大。”呼市书记如是说。这些话语开发商反复讲过。
这再次启发我们,“国六条”和九部委意见能否切实贯彻落实下去,发挥作用,地方政府是关键。而地方政府的关键又在于主要官员的思想认识问题。至今还很少听说过,哪个地方官员把本地房价与市民收入水平相比较的。相信如果经常这样比较,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不一样的,对于决策的影响也会迥然不同。
房地产业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各级地方政府追求房地产对GDP贡献率的同时,必须兼顾好解决市民住房难的民生问题。都强调本地区房价不高、没有泡沫,都与高房价地区比较,惟独不考虑本地市民收入水平和购买力,那么,全国房价就会越比越高,市民住房就会越来越难。现在中西部省会城市没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区买房难问题突出,如果一直这样比下去,不久这些地区住房难问题也会加剧。
因此,抑制高房价,贯彻落实国六条和九部委意见,各级政府必须增强主动性,必须提高地方政府的思想认识和观念转变。
二○○六年六月二十日
新闻链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4562/449751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