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批租收入猫腻不少,应纳入预算管理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上,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将目前游离于规范管理外的土地批租收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以遏制地方政府滥用土地的强烈冲动(6月29日《中国新闻网》)。
据了解,目前,中国每年的地产收入占财政收入10%左右,而许多地方政府把这个庞大收入作为预算外收入进行管理。有些地方预算外收入,其实已经变成当地政府的“小金库”。这些预算外收入,逃避了人大监督,给地方政府不合理使用钱留了一个“防空洞”。
实践已经证明,土地批租收入不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逃避人大监督,已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
首先,助长了地方政府滥用土地的冲动,推动了房价上涨。在巨大利益驱动下,地方政府喜欢在土地上做文章。巨大收益成为推动地价上涨的内因。前几年,有两个概念颇为流行,一个是“经营城市”的概念,另一个是地方政府热中于搞土地储备中心。全国人大乌日图委员说的好,名义叫作“经营城市”,说透了就是卖土地。而一些地方政府成立的所谓土地储备中心,其实是政府低价从农民手中把地买过来,再高价卖给开发商,从中谋取巨大收益。而开发商再根据土地成本和建筑成本,抬高房价,卖给购房者。一句话,一些政府从土地上谋取的收益和开发商的暴利,最终还是购房者即百姓埋单。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北方某省会城市,该市在2004年底把土地收储中心调整为政府直属机构,还专门从北京引进一家专业公司作为土地运营顾问,进行土地价值评估拍卖和招商活动。2005年,在专业公司的帮助下,该市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8000多亩,土地价格从2004年底的每亩30万元左右提升到50万元以上,最高达到300万元。市政府的土地净收益超过4亿元。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也从2004年的每平方米1590元陡然升到2005年的2400多元(6月26日《新华网》)。
其次,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甚至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大量批租土地提供了大量资金,导致很多地方有财力大搞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导致经济过热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地方利用这个资金来源,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大办无任何效益的节日和庆祝会等。
再次,已经成了诱发腐败的温床。打击土地批租中的腐败行为是反商业贿赂的重点之一。这也说明土地批租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是严重的。土地的地方垄断性就决定了一些掌握土地资源配置权力的部门和官员成了土地需求者特别是开发商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包括行贿手段得到土地首先要“攻下”的目标。同时,地方土地批租收入不纳入财政预算,也为地方政府胡乱开支提供了条件,甚至变相贪污犯罪。
因此,笔者完全赞成多位人大委员的建议,应将土地批租收入纳入政府的预算管理中来,加强对这笔资金的管理和约束,接受人大的监督。
据了解,目前,中国每年的地产收入占财政收入10%左右,而许多地方政府把这个庞大收入作为预算外收入进行管理。有些地方预算外收入,其实已经变成当地政府的“小金库”。这些预算外收入,逃避了人大监督,给地方政府不合理使用钱留了一个“防空洞”。
实践已经证明,土地批租收入不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逃避人大监督,已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
首先,助长了地方政府滥用土地的冲动,推动了房价上涨。在巨大利益驱动下,地方政府喜欢在土地上做文章。巨大收益成为推动地价上涨的内因。前几年,有两个概念颇为流行,一个是“经营城市”的概念,另一个是地方政府热中于搞土地储备中心。全国人大乌日图委员说的好,名义叫作“经营城市”,说透了就是卖土地。而一些地方政府成立的所谓土地储备中心,其实是政府低价从农民手中把地买过来,再高价卖给开发商,从中谋取巨大收益。而开发商再根据土地成本和建筑成本,抬高房价,卖给购房者。一句话,一些政府从土地上谋取的收益和开发商的暴利,最终还是购房者即百姓埋单。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北方某省会城市,该市在2004年底把土地收储中心调整为政府直属机构,还专门从北京引进一家专业公司作为土地运营顾问,进行土地价值评估拍卖和招商活动。2005年,在专业公司的帮助下,该市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8000多亩,土地价格从2004年底的每亩30万元左右提升到50万元以上,最高达到300万元。市政府的土地净收益超过4亿元。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也从2004年的每平方米1590元陡然升到2005年的2400多元(6月26日《新华网》)。
其次,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甚至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大量批租土地提供了大量资金,导致很多地方有财力大搞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导致经济过热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地方利用这个资金来源,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大办无任何效益的节日和庆祝会等。
再次,已经成了诱发腐败的温床。打击土地批租中的腐败行为是反商业贿赂的重点之一。这也说明土地批租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是严重的。土地的地方垄断性就决定了一些掌握土地资源配置权力的部门和官员成了土地需求者特别是开发商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包括行贿手段得到土地首先要“攻下”的目标。同时,地方土地批租收入不纳入财政预算,也为地方政府胡乱开支提供了条件,甚至变相贪污犯罪。
因此,笔者完全赞成多位人大委员的建议,应将土地批租收入纳入政府的预算管理中来,加强对这笔资金的管理和约束,接受人大的监督。
前一篇:英国版"水门事件"的启示
后一篇:50万美金与巴菲特吃吨饭,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