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之一是,“五年之内,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将实现彻底消除D级危房”。按照危房鉴定有关规定,危房分为A、B、C、D四个等级,D级的危险程度最高,不能继续居住。但是,按照“方案”,河南还有一些中小学师生,可能还不得不继续在“D级危房”里上课;一部分危房,可能还要使用5年。这5年里,很难说这些D级危房会发生些什么。
除了“D级危房”,改善办学条件还包括“保证每个学生1人1桌1椅(凳)。确保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这就是说,5年内,一部分学生还不能享有1人1桌1椅(凳);一些寄宿生,还不能享有1人1床。
“1人1桌1椅”没有保证,会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而“1人1床”没有保证,睡大通铺,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养成;这个伤害比影响知识学习更隐蔽,也更严重。
床不仅仅是一个寝具,还是一个个人空间,用来处理一些私密性的个人事务。寄宿生大部分时间是在集体中度过的,个人空间更加珍贵。床,不仅是身体所需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心理空间、情感空间。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心智远未成熟,对自己与他人的情感的亲疏远近缺乏自我认知,也就是说,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他们已经具有不同的感情距离、心理距离,但他们对此缺乏理性认识,不善于掌握人际距离,这时候,需要外部力量的帮助,而最基本的帮助,就是让他们拥有最基本的、保护个人心理和情感不被打扰、窥视的最小尺寸的个人空间。童年时期是否拥有这个空间,个人的私密事务是否在他人视线之外,对一个人成年后是否能恰当地把握人际距离——包括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具有决定性影响,对他或她是否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具有决定性影响;而恰当的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是上述人格要素养成的基本条件。
恰当的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对女童、女生尤其重要。女生特有的羞涩感,其实是排斥他人特别是异性的身体的过近地靠近自己,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心理机制。如果从小就没有一人一床,很可能就无法养成应有的羞涩感,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她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在还没有培养起来的时候已经被剥夺了。
在“大通铺”上成长起来的童年,成年后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必然会遇到很多障碍,而且往往不具备处理人际矛盾的能力。矛盾激化的后果,其实很多恶性事件已经为我们演示过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