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爱去书店,即使不买书也爱去书店,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书店里能获得一种归属感:虽然大家素昧平生,
但这里的氛围会告诉你:我们是同类人。常去美术馆的人,也有这个感觉。吴斌和那么多来看他、纪念他、不舍他的人们,也是同类人,他们共同的特质是“善良”。他们被感动,是被吴斌的善良而感动;能够被善良感动的,唯有感动。普通的人们,在“善良”这个频率上,和谐共振。
善良的普通人,平时都各自过着普通的生活,是那种平淡的、默默的、不乏幸福也时感艰难的生活。因为普通,他们的善良难免受到挫折和考验,难免犹豫和困惑,他们的善良需要呼应,需要支撑,善良和善良需要互相取暖。而吴斌,以一种人们不忍目睹的方式,将他的善良,猝然昭示于众,人们的敬佩、痛心、感动……种种复杂的心情交错、交融在一起,汇合一种据大的精神能量,所有善良的人们加入了巨流,又从中汲取力量和信心,才出现了令天地为之动容的景象。
社会的前行,有曲折,有坎坷,有风雨,但是,始终支撑着大厦的,是无数普通人。他们在吴斌名字下聚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命运的共同体。就像吴斌驾驶的车辆,一旦起动、出发,一车人,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吴斌不一定有“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但他一定有这个意识,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很难想像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会忍受剧痛做完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钢铁的汽车流水的客,吴斌的服务对象来自四面八方又去往四面八方,这个命运共同体,同坐一辆车,那就是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无数平凡的善良,善良的平凡,是这辆车前行的动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