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雨季节话保健

(2011-06-20 10:19:28)
标签:

梅雨

防病

分类: 养生保健

                  http://s16/middle/4518efc3ga61bee10cf9f&690
 
  
梅雨季节,又称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梅雨季节过后,华中、华南、台湾等地的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今年梅雨形势较为典型,出现强降雨、高温、潮湿、闷热等一系列“典型现象”。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写到:“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黄梅天所带来的“高温高湿”极易导致食物受潮霉变、房间受潮,常会使人觉得肠胃不适、疲乏无力、抑郁消沉等。在此时,更应该做好日常的养生保健及防病工作,以下简述梅雨季节几种常见病的预防:

  一.胃肠道腹泻

  在梅雨季节,东西特别容易发霉,特别是中下旬梅雨期,连绵阴雨易使花生、玉米、谷类等食物发生霉变,人不小心吃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多家大医院往年梅雨季节的门诊情况都显示,梅雨季节胃肠道腹泻患者都会猛增。

  【保健须知】市民要注意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感染,日常饮食一定要烧熟煮透,隔夜餐须回锅加热,冰箱里的食物不能存放太久。

  二.妇科病

  在梅雨季节,霉菌性阴道炎等各种常见妇科病也随之悄悄而来。在这个时期,部分女性妇科疾病发病率是一年中最高的。

  【保健须知】女性清洗内衣最好不要和其他衣物混放在洗衣机里混洗。梅雨季节,少穿又厚又紧的牛仔裤或紧身裤,尽量穿棉质内衣;清洗后一定要晒干晒透;如果有妇科疾病征兆,要及时就医、按医嘱用药。

  三.关节疼痛

  梅雨季节湿度大,日温差也大,晴雨交替变化又快,极易诱发风湿类疾病。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关节疼痛是由于空气湿度大引起的,特别是以往就存在腰肌劳损、扭伤、骨折,或有手术切口的人,在梅雨季来临时会出现上述部位及关节的酸痛。

  【保健须知】梅雨季节天气乍冷乍热,应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等部位更应要注意保暖;同时也要多注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饮食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含有动物脂肪的食物。

  四.“梅雨天气综合征”

  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气压低,大约有10%的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特别是中老年人容易出现情感障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对这样天气的刺激比其他人反应更强烈;当湿度增高时,许多人会缺乏自控力,烦躁不安,同时随着气压的降低,人体的血压、血沉、尿量都会随之产生细微的变化;有关研究还发现,梅雨天气对人们心理、生理上的影响尤为明显。

  【保健须知】梅雨季节应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减轻工作压力,尽量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绿茶和白开水;不要睡觉太晚,容易失眠者可尝试睡前喝半杯牛奶或百合莲心龙眼汤;用黄花菜、萝卜、肉骨头煲汤,可以改善抑郁,帮助睡眠。

  五.皮肤病

    各种霉菌感染,如皮肤癣病,脚癣、手癣、股癣等霉菌在气温增高,湿度增大的环境下在人体繁殖致病。严重时还可引起霉菌性肺炎。

   【保健须知】梅雨季节应勤洗澡,勤换衣服,避免汗渍,保持皮肤清洁;继发细菌感染用抗菌素,真菌感染用抗真菌癣药局部涂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