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人体骨生成与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人体过了成长期年龄,钙逐渐减少,尤其是女性在四十岁前后钙开始“入不敷出”,五十岁左右更年期时“付出”更大,体内钙含量明显减少渐致骨质疏松。专家说“女人超过五十岁得骨质疏松风险比男性高五六倍。男人在二三十岁时,骨量几乎是同龄女性的两倍;30岁后,男性和女性的骨量都开始下降;女性50岁左右绝经,骨量掉得特别明显,然后总体水平慢慢降低,甚至比十二三岁的时候还低;而男性的下降曲线很平,到八九十岁的骨量和十六七岁差不多,变化不明显。”。女性更年期前后之所以含钙量下降得如此明显与体内雌激素突然下降有关,雌激素不足可以导致骨密度下降,引起骨质疏松。
也许,不少人体内钙含量低,骨质疏松,人们感觉不出。也有一些人或仅在疲劳后感觉腰酸背痛,其中,症状较严重的往往转战在医院各科之间,看内科、骨科、又看妇科,几经周折,一时查不出病症;此外,得了骨质疏松,人渐变矮、背变驼、容易摔倒、骨折等均可引起,十分危险。对此,缺钙,骨质疏松的后果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重视。
那么,人体缺钙、骨质疏松是否一如以前那样难以及时发现与诊断呢?近年来,随着先进的各类骨密度测定仪问世与推广使用,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骨密度测定可以了解各种骨骼的骨密度情况,以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准确的资料。眼前,各家医院的骨密度测定仪不尽相同,但超声、x线、QCT(即通过CT机)三类骨密度测定仪各有所长,均对骨质疏松有精确的了解。
中年女性缺钙怎么办?及时、及早、科学补钙是关键。方法如下:1早补。女性体内的钙质从40岁前后开始就“支出”大于“收入”了,因此,一般从此时开始就应该补钙。而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也相应地从更年期前就应加以重视了。
2.食补。人们每天都要进食,要注意选择食物的种类,尽量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像牛奶、豆制品,绿色蔬菜等钙含量均很高。譬如原先1天喝1包牛奶,现在一天喝二两包,并长期坚持。
3.补钙药物选择:女性绝经后,最好向专科医师咨询,适当补充点雌性激素和钙剂。传统的葡萄糖酸钙,因其含钙量太低,已很少使用。目前推荐的是碳酸钙和葡萄糖醛酸钙。对这类钙剂的要求是:含钙量高,价格适中,容易吸收,不含钠、钾、糖和防腐剂。如钙尔奇-D便是此类中较好的一种,它含钙量高,又含有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服用方便。4.防止进入补钙的误区:(1)补钙,吃保健品不一定有效。有些保健品中的钙是游离钙,补到血液里,不是沉积到骨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2)喝骨头汤补钙,骨头中钙含量极低,每1000克骨头汤里只有20多毫克钙,而1000克豆腐里的钙含量超过1300毫克。、5.有症状时及检查:女性到了中年,有腰酸背了,要到医院去检查一下骨密度。最好定期检查,半年或1年查一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