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人的内心体验。人在不同的客观世界活动中,对现实事物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内心体验而引起不同的情绪。良好的情绪有益于健康,不良情绪也称负性情绪可危害健康。平时我们所称的坏情绪包括忧郁、焦虑、烦恼或郁闷等不良情绪会使人的心理失平衡,久之影响身心健康,甚则诱发种疾病。烦恼或郁闷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负性情绪,它的发生常因遇到不称心的事而又不能正确处理,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为使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美国心理卫生学会提出十个要诀:
1.不对自已过分苛求:有的人把自已的抱负定得过高,根本无能力达到,于是终日郁郁不欢。有的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如果把自已的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已的能力范围内,自然就会心情舒畅。
2.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优点与特长,不切合实际的要求会带来失望。
3.疏导自已的的愤怒情绪:要学会控制自已的情绪,自制力是一种心理调适,遇事不怒会心平气和。
4.偶然也要屈服:处事时在大前提不受影响,小事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已烦恼。
5.暂时避开:在遇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放下,去做些喜欢做的事,如运动、看电视等。
6.找人倾吐烦恼:把所有的抑郁埋藏心底里,只会使自郁郁寡欢。通过在知友、师长面前倾诉,心情得以疏泄。
7.为别人做些事:帮助别人不单使自已忘却烦恼,而且还可确定自已存在的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友谊。
8.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心理学家发现,忧虑、精神崩溃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对很多急需处理的事情,精神压力过大而引起。要减少自已的精神负担,不要同时进行一件以上的事,以免弄得心力俱废。
9.对人要表示善意: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已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境自然平静。
10.娱乐:这是消除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娱乐方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心情舒畅。
此外,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比尔·利特尔认为遇到问题拖着不及时解决也会引起烦恼,对此,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是防上烦恼发生的对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