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冬季进补是我国民间的习俗。对此,并非不无理由。从现代医学来说,人体为适应外界寒冷的气候,生理上会作相应调整,血液重新分配,其中消化道分布最多。消化腺、消化酶分泌增加,消化机能增强,食欲旺盛,体内高热量食物需求增加,容易吸收,并把营养储藏于体内,导致代谢降低,消耗减少。所以,冬季是人体进补的最好季节。但是,一般人认为,进补是老年人的“专利”;或者说没有病不必补。确实,进补是有针对性的。过早,过晚均不会达到“补”的目的。那么,什么时候“补”最好呢?
中医认为正常人进补,男子宜在40岁左右开始,女子宜在35岁左右开始。《黄帝内经》中记载认为:男子在40岁左右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饱满,筋骨强健,到40岁后则开始出现肾气衰退的表现;而女子35岁前身体健壮,不仅面貌娇嫩,而且头发的生长速度很快,到35岁后,精力开始不济,面部开始焦枯,不润泽,而且头发开始脱落。另外,中年时脾胃“运化”功能明显优于老年人,此时进补亦能受补。
现代医学资料表明,40岁是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的界限。不少疾病的发生均在这一年龄组开始。如:原发性心血管疾病很多在40岁开始表现出症状,并逐步加重;动脉硬化,尤其是脑动脉硬化症也在这一年龄组开始增多;肝癌好发于30-50岁,尤以中壮年发病率最高,肺癌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对此,人的中年期,其实又是人的“多事之秋”。
一系列的医学资料证明,中年是进补开始的最佳时期。
当然,冬季进补好处多多,但并非进补一定须限于冬季,一年四季均有进补的原则。而进补的方法也不局限于某一膏滋药,可以通过药酒、药粥,补充钙及维生素B、C、D、E等,或者通过食疗等达到补虚壮体的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