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可养生,静能长寿。

(2007-09-17 15:51:32)
标签:

健康/保健

养生

动养

静养

长寿

慢生活

慢餐

分类: 养生保健
                         http://tbn0.google.com/images?q=tbn:c6Zn0IemtmgmuM:
                动可养生,静能长寿
    动与静是事物对立的二个状态。在祖国医学中,动与静则代表着阳与阴二个对立、互为消长的统一体。而在东方养生内容中动养生与静养生是整个养生体系中的二大法宝。尽管,动与静是对立的、相反的二种状态,但在养生中二者应人而宜,各有长处、互有利弊。任何偏颇,均有悖于养生规律。
    动的含义较广,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这种“动”,仅指运动中的一种动养。动养能生阳,可以增强体力,提高工作效率。当前许多运动项目包括:跳、跑、走、打球、游泳、骑车等等均为动养。另一种动的含义包含着快速的生命活动及生活节奏,也就是好动、节奏快、包括呼吸快、心跳快、吃饭快、动作快、好玩、运动量大、睡得少。习惯于动养的人由于吃得多、动得多,因此,腿脚利索、精力充沛。动养能养生,是养生中缺一不可的。但是,动养的误区在于过度的动由于长期缺少休息,大量能量的消耗,阳气消耗过多,所以虽则生活质量高,但并非一定长寿。对此专家指出,动养要有度,正确的养生应是动静结合,有动有静,动静相兼。
    静包括心理上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各种各样的静养。《内经》说:“静则藏神,躁则消亡”。明代“养生四要”一书指出“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说明一个人要有平和宁静的心态,会有益于长寿。当然,要达到“静心”还必须要修心养性,正如孔子所说的“仁者寿”就是养性的结果。
    除了心理上的静养以外,所谓静养,就是节奏慢,包括呼吸慢、心跳慢、吃得慢、动作慢……总之,一切籍以自然,但以慢与少为先,如运动少、吃得少,善于节能、减少能量消耗,于是阳气耗散得少,阴津保护得好,所以人的寿命也相对较长。
    目前,正当现代人受快节奏生活压力疲于奔命时,国内外不少专家呼吁,人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享受生活。于是乎“慢生活”在全球悄然兴起,“慢”源于“静”,慢是静的体现,是一种静的方式。慢生活的首倡是”慢饮食,基于慢餐有许多健康理由,它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饮食文化”,成为人们长寿的关键。
    动可养生,静能长寿是人们达到延缓衰老、增长寿命的养生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在动养与静养中,只静不动是错误的,只运动不知道好好休息更是错误。正确的养生方法应该是动静相兼,刚柔相济,亦动亦静,缺一不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