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学习,也是在享受
二年前当我首次进入老年大学学习电脑时,遇见一位也退休了的同行朋友。他在文学班,说是在听老师天南地北的讲课,我暗想:文学有什么好学的,不值得!
去年底,我上了博客,因深感自已文学功底的薄弱,觉得很有必要在文学方面“充电”学习;於是我选读了“现代文学”一门。
第一堂课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参加的。反正,听得不好可以不去的吗?老师是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退休教师,他那显得发胖的身段、白净的皮肤、高高的额头配上一付黑色的目镜,确有一种学者的风度。开始,我抱着疑惑的眼光观察着这位有着学者风度外表的老师,看看是否“表里”一致。
二个钟点下来,终于有了初步的结论:“讲得不错”是我首堂课的影像。紧接着第二堂、第三堂课.....,很快,我被他的讲课所吸引了。我发现老师博古通今、肚子里货装得不少,而且口才好、善于表达。於是老师的“老底”引起我的关注。课余时间,我从教务科门口的《任课老师一览表》上找到关於他的资格:当地一所大学的教授。呵!怪不得他的课讲得这么好!真是名符其实!
老师的专业知识十分渊博,但他讲课时并不局限于课本的知识,许多内容还牵涉着他丰富的社会与哲学知识;此外,他又有着十分现实的客观分析能力,从介绍课文时代背景或作者中,我不难看出他有一个学者所具有的直率与科学精神。
口才好是一个好老师的主要条件,老师讲课时他那滔滔不绝但又十分精炼的语句,一堂课下来总是没有一句赘述。他的语言配上他天生的一付洪亮的男中音以标准的普通话表达出来,宛如电台的播音员一般。
语气和情感的表达也是他所俱有的讲课特长,当他在描述一个人物时,在我的脑海中有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在朗读课文时他时高时低的抑扬顿挫声可把整个教室都震荡起来。并不是我夸大其词,那时他像一个话剧演员在朗诵台词一样。
更值得我钦佩的是老师有一手好的板书,他用十分流利的笔法写就的行书我看了又看犹如观看一幅名家的书法。尽管我不懂书法,可我感受到有一种美的享受。
又使我值得敬佩的是,对于这样一个在大学讲台上耕耘了几十年已退休的老教师,来给我们一批程度参差不齐、老年退休人员上课,可以说真是“小菜一碟”,可不,老师还课前准备了不少笔记。也许他的这种兢业精神是他能达到如此水平的根基。
开学已一个多月了,我从“现代文学”课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每次上课,我似乎觉得时间过得有那么的快;每次上课我感到我不纯粹是在学习,而比学习更有感触的是:我也是在享受。我享受着一种艺术,一种演讲、语言、书法等的艺术。那种艺术的滋味在每次课后回味无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