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相涨价是幼儿园的游戏
两家可乐公司玩的变相张家的价格游戏,在目前的消费品市场比较普遍。也就是说,采取这种隐形涨价的方式,并不是可乐公司一家。
康师傅部分方便面的面饼再度陆续瘦身,原来100克的降至95克,原来95克的降至90克。2011年4月,伊利冰工厂的两款产品在没有变动价格的情况下,份量比2010年有所缩水,“山楂爽”为75克,比2010年少了6克;
我预测一下,如果有关部门不叫停变相涨价之风,那么,消费品市场变相涨价将会群起模仿。之前,联合利华由于发布涨价信息,被罚款200万,这让商家感到走正规轨道不通。所以,他们会绕开“高调”涨价,走“低调”涨价的路子,搞“暗度陈仓”,变相涨价。谁也不敢率先挑起涨价大旗。相反,“减量”的手段比较隐蔽,不容易为消费者察觉。
从原则上来说,产品涨价,靠市场调节,涨价不涨价,市场说了算。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激烈,是不少商家选择隐性涨价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确实比较明显,但消化到终端产品,未必有这么高的涨幅。不少企业都借着“通货膨胀”的名义跟风搭车涨价,其实是希望赚更多的钱。
当前我国通胀压力较大,企业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把所有的成本压力都转嫁给消费者。每个人都会感受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凭什么商家把风险全部甩给了消费者呢,目前我们的工资还没有什么大的涨幅,从这点来看,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激烈的理由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
变相涨价也算涨价的一种方式,这种打法律的擦边球并不高明,可乐原600毫升装的部分碳酸饮料更换为500毫升装,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不算涨价吗,消费者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这点计算不高明。商家玩变相涨价的游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厂家应该以醒目的方式告知消费者,以体现诚信交易,不要让消费者糊里糊涂消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