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重回象形文字阅读时代?
前两天去了一次798,由于对艺术图画的误读,差点没惹出大笑话。我去的那家公司的厕所没有汉语和英文男女标识,是纯图片标识,但这里艺术人在厕所标识的分别上也体现了艺术素养,男厕所的标识是卡通画,但这个“男性”标识头发很长,我误以为是女厕,我用的是排除法,这个是男厕,那个肯定是女厕,所以,没细看就往里闯,幸亏旁边的小伙子一把拉住我,才没酿成千古恨。后来我才发现,男女厕所的标识显著区分是色彩,男性是黑色,女性是红色。
当然,798这里绝对没有不认字的文盲,这些标识不具备扫盲的功能,也不是加上文字标识就显得累赘,而是我们轻松接受读图的时代,享受读图的快感。对于我们做媒体的,听的最多的就是,现在是读图时代了,这大概我这等传统爬格子的民工必须要洗脑的地方。
实际上,我们早就置身于读图的阅读环境中。特别是在交通和公共场所安全提示方面,图说的数量估计会超过文字的提醒,口香糖的处理程序标识,禁止吸烟的标识,防止烫伤的标识,左右转弯标识等等,还有网络聊天平台大量的图片,可以说,读图的阅读环境无处不在。比如手机彩信,我爱你,我想你的卡通图片,远比“我爱你”,“I
LOVE
YOU”干巴巴的文字让人体会到温馨,有震撼力,令人浮想联翩。
我的女同事在看一本书,全是漫画,女同事说,这书卖的很火。最极端的读图读物,就是《地书》了,《读书》发了一篇文章,有人用标识语言写了一部小说,书名就叫《地书》。作者称,读者不管是何种文化背景,只要他是被卷入当代生活的人,就可以读懂这这本书。昨天和新东方的老师在一起吃饭,我说,现在的世界语言不是英语,而是图片标识,新东方老师说,不是所有的语言都可以用图片来标识的,我想,这是所有人对读图时代的一个疑问吧。这篇文章配了一张《地书》的一页,说实话,我没看懂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没有“被卷入当代生活的人”?
380年前,有个法国人给国王建议,中文有可能成为国际语言的模式,这个法国人是天才,他预测准了,他所指的国际语言不是中文文字本身,而是象形文字。因为我们现在就是处于读图时代。现在无处不在的图片标识其实隐含了象形文字的特征,《说文解字》说,象形者,画成其物。象形文字是很原始的文字书写方式,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了轮回的迹象,《地书》这本书也是,似乎昭示我们重新回到象形文字阅读时代。
在当代,读图有两大功能,第一是启蒙功能,我们都知道,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语言文字最初教育都是从图片开始的,正因为读图的第一个功能,才会引发第二个功能,就是读图轻松和快感。但是阅读是多元化的,我们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读图的启蒙阶段。阅读的轻松和快感这种快餐式阅读只是阅读欲望的一个部分,而永远都不会成为全部,就像伟大的文学作品里性描写的细节,性描写只是这部作品的部分,而不式全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