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条”带来“六变”(下)

(2006-06-30 00:38:25)
分类: 地产专业

“六条”带来“六变”(下)

 

“三变”:由“煮酒争雄”变“作壁上观”——市场态度变

以前做媒体运营的时候,还记得北京特别有名的一个项目“国美第一城”。想到这个项目,立即就想到了一幅照片:画面是一个老大爷,从帐篷里走出来的景象。下面的文字批注说是买房的人在“国美第一城”开盘前,连续几天在售楼现场熬夜排号。

不管是炒做也好,真实也罢,去年的房地产圈,大腕草根PK、博客,英雄迭起。老百姓呢,该骂开发商的还是骂,该买房子的还是买,不管大户型,小户型;不管是三环还是燕郊。似乎到处都有盖不完房子卖,更有涌不完的人来买。

总之,热闹。

今年6.1之后,突然安静了。小潘和老任安静了,大伙儿对着今年的“超女PK”也不感冒了;买房子的人,突然也不跟抢肉包子一样抢房号了。市场的热,逐渐冷了。源于大家都在观望——开发商按兵不动,观望进一步的详细实施政策;老百姓观望这房价到底是升是降!

冷得好!就跟一对男女,在热恋的时候,看到对方的都是优点,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不过这种热不正常,是短暂的激情。生活大多数还是平淡的,仿佛热恋了之后,发现了对方的缺点,那么就要更深度的剖析,随着市场的变而变。

我经常跟谈恋爱的朋友说:“不要想着去改变外部环境,要学会去理性的分析,学会接受与包容……

“四变”:由“奥迪”变“单车”——产品结构变

随着各个小区在建筑结构及户型比例的调整完成。大多数房地产项目将以90平米左右的中小户型为主流。

大量的中小户型涌入市场,带来什么?可以满足更多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要。

不过,以前都是奥迪、奔驰出入的高档住宅区,估计也经常有了单车出去。随即带给开发商的,是不是考虑原来没有自行车棚的,要搭一个?没有菜市的,要弄一个?原来的一梯两户变成了一梯N户,那么噪音问题,物业问题,乃至邻里问题都成了变数。采光还那么好么?通风还那么顺畅吗?都不一定。于是产品结构和质量开始“鱼龙混杂”了。

“五变”:由“金枝”变“树叶”——产品价格变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房地产价格的走势。

我不是专家,才27岁的一个小女孩,好像没有资格评论房价。

于是依然沉默。

不过,价格的涨和跌无非是根据供求关系而定。供大于求了,价格一定会跌。供小于求了,便一定会涨价。

每个楼盘70%的小户型大量供应市场,会导致大量中小户型的供应。于是乎,这样中小户型的项目,在不久的将来,价格应该有所回降。而相对紧缺的中大户型、别墅、高端公寓由于供应量放缓或者减少,将成为稀缺产品走俏。

“六变”:以“变”应“万变”

这个“变”是个总结。

不管怎么变,“优胜劣汰”,不变的法则,只要你坚持!

蕨类植物都存活了亿年了,说明它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啊。

前两天看凤凰资讯台闾丘露薇对温总理的采访。总理说的很好。他说,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政府会坚定地发展房地产业,这一点不会动摇,但是同时政府会要求房地产业进行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民众需要居民住房和经济适用房,限制高档价位的豪华住宅,来稳定住房价格。而从去年开始,政府陆续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国八条,国六条。他说,事实上一直有其他的措施在推出,他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到效果,同时中央政府也会严格要求地方政府落实有关政策。

其实作为地产圈的男人、女人,领导、职员,企业、个人,不管市场和政策怎么变,理性分析,提出让自己变得更适应这个市场的策略来是最好。

最近跟澳中集团的主席金先生接触比较多。从他那里,我真切的看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地产行业怎么样良性的发展。也确实感到我们的一线城市房地产行业与国外相比还差距甚远,二、三线城市又比一线城市差了一截。

总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好比一个背包客,徒步行走。路边的人有人责骂,有人赞赏。你自己也会走错路,走对路。

心态好,就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