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商业评论 |
我成了“黑户”
题记:自身也算是个企业管理者。借此文,以自勉......
今天,打了电话问妈妈的身体,经过手术和病痛,恢复如何。
爸爸旁边插言说我的身份证,还要等几个月才能换出来。
我惊呼:“我2月份送到公安局户籍管理的部门,现在快7月份。难道让我成‘黑户’不成?”
爸爸调侃:“你已经‘黑’了半年了。”
没有身份证,我不能买手机卡,不能开信用卡,不能干很多事情。我开始后悔为什么在新西兰的时候没有移民,这样就不用换这个该死的身份证。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妈妈削尖了脑袋帮我找了个大型国有单位工作。
我没有去。
因为不喜欢那种靠着学历耗年头的日子。办事冗长拖沓,程序复杂——人人都想少做事,人人都嫌自己事情多。于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张三推李四,李四推王二麻子。一个小事情,要写书面申请,要填N个表格,要找N个领导签字。
我急脾气!
国有大中企业的优势在于船大,资源多,实力强。那么,众多的人参与运行,必然就带来程序的纷繁与详细。在外人看来,的确有些复杂。这也无可厚非。而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的运营,要有一定的规矩和管理制度,是没错的。
但,现在占了经济比重相当一部分的中小企业如果“国企化”的办起事情来,我不敢恭维这个企业的运营机制的正确。
中小企业,好比小快艇。船小,在于“快”,决策快,行动快,内部运营程序也是快。以前朋友曾经把小公司的团队比作“拳头”,他希望能有力量。我倒经常把小企业比作“剑”——轻盈、敏锐、迅速、果敢。以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为主导,其他部门为辅助。行政、财务等后勤部门要在保证业务部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开源节流,提供后续保障,等等,等等。
我想大体都是这些套路。
总之,让锋利的剑配上剑鞘,才能让剑有杀气。“攘外必先安内”,这个是老蒋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说过的,虽然不适合当时的时世,但,放在如今,对于一些发展出具规模的中小企业,倒也再合适不过——内部流程顺畅了,部门之间都均衡了,人员之间尊重了,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