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产专业 |
“六条”带来“六变”(上)
前一段时间利用休息日跑了几个城市。
除了照顾家人,还是挺敬业的——每到一个地方不忘去临近的售楼处看看、仔细盯着一堆路牌广告看了又看、各地搜罗了一堆地产专业的杂志报纸……就连去新浪,都没有落下何巍同志桌子上还没有开封的地产专业书刊。何巍调侃:“大小姐这次是‘鬼子进村’了。”
回来后,上班、下班,都按时。然后在家里思考,看专业杂志,写博客。
日常“小会议”上,自己发表言论的时候经常被同事否定和打断。于是乎,偶尔的“大会议”,或者是跟同行谈论涉及房地产的专业的时候,我便“三缄其口”,只是“听众”的角色。同时自我安慰:还是多学习吧。
昨天,倒是有了共鸣的人(我不知道此位朋友是否方便提及姓名,于是先隐去)——他关于政策的一系列预测和判断跟我最近走了一遭所得到的结论颇有些一致。
于是先惊喜,后来便想在博客上“偷偷”地说说自己的观点,算是也“佯装”一次房地产的业内人士——
“国六条”从酝酿到颁布实施,已经近一个月。不管是购房者的观望,开发商的紧张,还是地产圈的沉默,似乎都预示着此次调控不同往年。普遍都认为这次要发生“剧变”。
写文章之前想了半天题目叫什么,还是直接一点:“六条”带来“六变”——
“一变”:由“商人”变“雷锋”——行业性质变
仔细分析一下这次的“国六条”及其实施细则,不管是70%、首付的调整,还是90平米。住宅产业的结构更趋向于适合中低收入人群的首次置业需求。同时,国家又大力倡导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房子的“商品”角色,逐渐转向了“服务”的角色。通过此次调控,房地产行业的性质将从浓重的逐利角色逐渐会被淡化或缩小,社会福利的味道将会扩大。以后的房地产行业供应将针对低、中、高不同的人群进行梯次供应。
“二变”:由“麻将”变“扑克”——行业规则变
“麻将”变“扑克”的比喻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个朋友的比喻。我觉得非常贴切。整个市场经过调整,尤其对住宅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开发商资质的重新规范认定,原来拿五千万便能做开发的,现在至少一个亿;原来花大价钱做广告的,现在也得考虑这钱省着点花;原来靠推广引导的营销手段,现在是不是要考虑考虑战术策略和品质致胜了?
作为开发商们的甲方,对于承建、营销、推广、媒体等等的选择更加慎重。一个开发商,成了香饽饽,要凭实在的能力过来抢。靠关系的,得靠边了……相关房地产的营销、推广、展览、媒体等等各个行业体系也开始“闻风而动”,重新定位:转型的转型,合并的合并,颇有一番“华山论剑”的阵势。
游戏规则变了。
这种变不是玩麻将时候,由台湾麻将变成上海麻将,而是彻彻底底地从“麻将”变成了“扑克”——是“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