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山大地震》——虽无突破,诚意十足

(2010-07-23 21:35:42)
标签:

唐山大地震

冯小刚

集结号

诚意

突破

文化

分类: 镜像物语

  5分钟的灾难片+150分钟的八点档悲情电视剧,同时也做了插播广告的工作。”

    这便是部分观众对《唐山大地震》的评价。

 

    诚然,这部影片有着官方的大力支持——从各种D委宣传部到广电总局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到对院线威逼利诱,促其用80%的荧幕放映这部主旋律大片,《唐山大地震》处处散发着浓郁的铜臭味。但是不可否认,即便是在晚上最后一场,依旧爆满。当影片结束刚刚出现字幕,便有观众捂脸拭泪匆匆离席。对于大部分的观众来说,这部片子的确赚足了眼泪和票房,以至于有的精神敏感到夜晚睡觉的时候变得都不踏实。

    从电影院出来,有人便开始拿《唐山大地震》和《集结号》进行对比,共性的答案是特效不如《集结号》,但是文戏部分要高于一筹。不过总感觉拿这两部从题材类型甚至特效使用以及情节爆破点都南辕北辙的片子进行对比,是一件让费德勒打乒乓球的事情——不靠谱。不过这倒也能反映一个问题,便是观众不愿意承认这个票钱花的冤枉,于是一个劲的用一个参照物来说服自己这场电影没白看、眼泪掉得值而已。

    所以题头的那句评价,与其说是部分观众对《唐山大地震》的失望,倒不如说是一种从影片中悲观情绪里冷静下之后的一种冷静态度。

    估计冯导的拥趸一定极端否定这个说法,用最普通最容易想到的理由解释,便是——对地震死难者的不尊重。

    从电影本身来说,这个片子的剧作结构上秉承了冯导一贯的风格——老实叙事,不玩花哨的镜头和情节。影片采用了很平常的顺叙,从76年地震发生的当日一直延续到32年后的另一场512地震,以一个在地震中破碎的家庭作为主线,离散的姐弟,深刻的伤口,冯小刚把所有的情感都浇筑进了整个影片。直观且不带修饰的地震过程,每个亲历者被强行改变了的生活,即便是时代的变迁也无法弥合远去的痛楚。所以说,这部电影很好的贯彻了冯小刚的创作思路,同时恰到好处的迎合了观众的口味,同时在影像上,为数不多令人震撼的镜头也一定程度的留给了观众深刻的印象。

    但是,没有突破。

                          http://s5/middle/44becdc2h8c0f3f6967f4&690
                                

    冯小刚与第五代导演不同,他绝对把一部电影的中心放在叙事上,毫无疑问,冯小刚电影最为深刻的烙印便是他讲故事的能力,这比大多数追求极端个人风格的第五代导演更踏实,同时也更有效。因此他绝不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射在处理镜头上,显然,一部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电影,它的核心就是叙事,而视听语言,则是帮助这个事件呈现出来的手段——手段可以丰富变化,但是核心是不可更改的,因此冯小刚的成功模式更愿意被大部分的电影创作者所接受并学习。

    但是,当我们把精力过于都放在如同电视剧一般的叽叽喳喳唠唠叨叨的的叙事,通过人物的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这只能反映出一个问题,便是我们看低了电影的表现手法。

    很显然,《唐山大地震》中冯小刚可以运用了一些细节刻画出人物的内心的纠结,比如西红柿、比如一买就两份的课本……但是这些运用,并没有作为重要的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存在,倒是成功的“锦上添花”。所以观众只是对这些细节所体现的人物情感有了进一步的认同,但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对整体的影像风格有多大的帮助。

    与电影相比,我们更习惯于在电视上看着那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因此将其放到大银幕上之后,便有一种“亏本”的感觉——因为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电视剧是免费的,而电影是要买票的。花着看电影的钱去看和电视剧一样的效果,受众一方自然不会答应。《三枪》过分电视剧化的粗糙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可是冯小刚依旧没有在镜头的设计上有什么突破,并且在部分情节的设计和一些演员的表演上的矫揉造作,使得《唐山大地震》变成了分化严重的“灾难片+悲情电视剧”。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冯小刚的的确确带着300%的热情与诚意去做这个片子,如同《集结号》的剧本给他的震撼一样。同样他在《唐山大地震》中对地震情景的真实再现成功的震慑了那些未尝眼见过类似场景的人们的眼球。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冯导的诚意以及还算良好的制作水准,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有情感,就有着不同的情感,我们应该学会去换位思考,给予对方充分的理解。而不能仅凭自己的一己之见,全盘定位一件事情,很幼稚,而且很自私。

    不仅仅是对《唐山大地震》的评判,对很多事情,我们都没有做到换位思考。

 

    相关链接:《集结号》的大得与小失

 

    近期推荐:轻浮的,不止是唐骏

 

    10年世界杯的拼格子:西班牙梦醒了,荷兰梦碎了

                        西班牙,开闸放水

                        被五花大绑的吕布

                        这一次,德国人的科学又战胜了英国人的蛮力

                        比赛是11个人的

                        啊,看看那些幸灾乐祸的人们

                        寂寞的梅西,以及令人担忧的德米凯利斯

                        不认真,你就又输了

                        怪鸡马拉多纳和他的怪鸡阿根廷

    

    大学第三季,新的一年,请持续关注。

    欢迎点击大学时代前两季汇总:我的大学时代

    第三季:人,机器

            路太远,我走不动;饭太少,我抢不到

            这算什么,一种经历?还是不断的退步

            要么改变规则,要么遵守规则

            技术、态度与质量——快评第8届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