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宝玉和贾环为啥是“二难”?

(2013-03-13 08:14:40)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红楼笔记》之六百八十二

             风之子原创

 

    第七十五回贾宝玉、贾环和贾兰兄弟叔侄三人斗诗的场景,似乎预示着贾府的后继有人。确实也是,如果贾府平稳发展,没有后来的查抄问罪,这三个人,我以为还是可造之材的。贾宝玉再长大些,经历些历练,是会成熟起来,像乃父贾政一样成为一个兢兢业业的人的;贾环只要有贾政的约束,其实读书已经大有长进,估计也能弄个功名什么的;贾兰嘛,是最有韧劲的一个,判词和红楼曲已经证明,后来振兴贾府的就是这位。

    但是,这是按照正常的发展的结果。事实呢?其实贾宝玉和贾环是经历了磨难而最终沉沦的。

    也同样是在第七十五回,曹雪芹在指出这种可能性的同时,就含蓄的指出了贾宝玉和贾环的命运:

    贾政看了,亦觉罕异 ,只是词句终带着不乐读书之意,遂不悦道:"可见是弟兄了.发言吐气总属邪派,将来都是不由规矩准绳,一起下流货.妙在古人中有‘二难',你两个也可以称`二难'了.只是你两个的` 难'字,却是作难以教训之`难'字讲才好.哥哥是公然以温飞卿自居,如今兄弟又自为曹唐再世了."说的贾赦等都笑了.

    这里贾政套用了一个典故。《世说新语。德行》记载:东汉陈寔有长子元方和少子季方,元方之子和季方之子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更高,争持不下,就去问祖父陈寔。陈寔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这句话的意思是兄弟二人才德俱优,难分高下。这就是“二难”的由来。

    当然这里贾政是反用其意,用以讥讽贾宝玉和贾环,意思他们在“不乐读书”和“发言吐气总属邪派,将来都是不由规矩准绳,一起下流货”不分高下。

    但是,这是贾政的理解。我以为,曹雪芹在这里把贾宝玉和贾环称为“二难”还有更深的一层原因,那就是这兄弟二人在八十回贾府抄家之后都经历一番波折和磨难,最终沉沦。也就是两个难兄难弟的意思。

    贾宝玉嘛,八十回后先是贾元春死、贾母死和林黛玉死以及不得不与薛宝钗成婚的一连串打击,贾府被抄,被连带进了狱神庙,后虽查无罪释放,但所受苦痛凌辱已甚。获得自由的贾宝玉,终不能释怀于林黛玉的感情而最终“悬案撒手出而为僧”,这是大磨难。

    贾环呢,贾环其实也没干什么坏事,也是和贾宝玉一样去狱神庙走了一遭又回来。但是,在贾府抄家的时候,赵姨娘勾结马道婆整的那些祸害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小纸人被发现了,东窗事发了。赵姨娘是真被抓了,王夫人焉能不恨?贾环出来,那里还会管贾环?那时贾探春已经远嫁了,贾环只好自生自灭了。贾环的结局,我以为是赵姨娘这事出来,他觉得已经没有面目再和王夫人等待在一起了,所以愤而离家出走(那时他爹政老爷还在狱神庙受审,还没脱身呢),不知所终。

    可叹,贾政的两个儿子,到头来都是流落天涯不知所终的命运。其实,如果按照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性格相仿的贾宝玉和贾环拥有相似的命运,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呀。唉,造化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