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人儿》,成功在于真实

(2018-03-09 09:41:29)
标签:

原创

编剧

分类: 戏曲杂谈
《面人儿》,成功在于真实

《面人儿》,成功在于真实

《面人儿》,成功在于真实

      在2017年的西城文化惠民活动“百姓戏剧展演”中,原创话剧《面人儿》,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演出了两场,获得成功。此次原创剧目展演,在国话小剧场再次上演,观众反响不错。我感到很欣慰:我终于实现了当一次编剧的梦想。曾经写了若干个剧本,有发表了的,也有变成铅字收进集子里的,但是被搬到舞台上,《面人儿》是第一部。
       这个剧的上演,首先归功于西城文委。没有西城文委搭建的这个舞台,我的《面人儿》恐怕至今还是一沓子稿纸。还得感谢黄盈导演,他把文字的《面人儿》变成了舞台上的故事。更得感谢那些热爱戏剧的年轻人,他们为这个不成熟的剧作付出了心血,并且倾倒了观众、赢得了掌声。
       对于写剧本,我是外行,没上过编剧课,没读过《怎样写剧本》。我从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业余通讯员,给报纸、电台写稿子。上学,学的是新闻;就业,做的是报纸编辑。让行家看,我的剧本一定有很多毛病、很多不合规矩的地方。之所以成功,我认为原因在于真实。
       真实,有不同的层面。有生活的真实,也有艺术的真实。而我理解的真实,是历史的真实。《面人儿》的原型,取自我采访过的一位老艺人;剧中的故事,许多取自这位艺人的真实经历。听黄盈导演说,他最初拿到《面人儿》剧本,看到剧中人在上海的住所遭遇日本炮击变得身无分文,就产生一个疑问:日本军队进攻上海是哪一年的事?找来工具书一查: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向闸北、吴淞一带的中国军队进攻,史称“一二八”事变……还真有此事!其实,不仅这段历史是真实的,主人公遭遇流氓的欺侮、眼见中国同胞被日本人拉去活埋,乃至解放后他走出国门去捏面人儿,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给我造成的“后遗症”就是:不善于想象、不善于虚构。
      记者和文艺工作者所做的事情是不同的,但是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传播真善美,都是要推动社会进步,即所谓“殊途同归”吧。
      本来,记者采访了一个人物,听到了他的故事,把故事写出来发表,这件事就可以画句号了。但有些好故事、动人的故事,讲一遍就扔到一边、让它被人忘掉,实在太可惜了。好故事,是值得反复讲的。而戏剧的功能之一,就是把文字的好故事变成舞台上的好故事,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并把它记在心里,使好故事的价值实现最大化。社会需要好故事,希望把我知道的好故事搬上舞台,这是我创作《面人儿》的初衷。
       我完全没有通过写剧本赚钱的想法。《面人儿》这个剧本,是我无偿奉献出来的。
       《面人儿》讲述的是一个民间艺人的命运遭际。大清朝倒台之后,有旗籍的人靠着每月去领钱粮、吃禄米的生活结束了,许多旗人没有了生活来源。《面人儿》里的主人公章连山就是这样一个旗人子弟。后来,他学会了捏面人儿,总算有了一个赚钱的手艺,并且娶妻生子,有了一个家。今天,面塑成为一种民间艺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最初,面人儿就是一种雕虫小技,一种可以用来养家糊口的手艺。为了能挣出老婆孩子的衣食,为了能让他们过得体面,他就得不断琢磨,争取捏出的面人能让人喜欢,能卖个好价钱。北京面塑,就是这样从山东大面人儿中脱胎出来,成为一种艺术的。然而在那个年代,捏面人儿的,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谁都可以欺负他,谁都可以瞧不起他。是新中国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得到了做人的尊严,使他从一个街头艺人,变成了工艺美术师,并且走出了国门。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反差!而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彻底改变命运的,又岂止是一个捏面人儿的!这样的故事难道不应当被人记住、被人回味么!我相信,把这样真实的故事编成戏剧、搬上舞台,一定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一定能起到打动人、说服人、教育人的作用。
       为真实地反映生活,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同时也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我的剧本里还有两场解放后的戏。剧情是:解放后,面人儿章申请营业执照遭到一位管理干部的拒绝,说他捏面人儿是糟蹋粮食。面人儿章愤而自杀,被派出所魏所长送进医院抢救。出院后魏所长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卖烤白薯维持生计。他捏了一个面塑作品作为礼物送给魏所长以示感谢,魏所长将面塑拿去参加展览,这才被一位中央首长发现,面人章由此改变了命运。——可能有关领导觉得这段戏不好把握,怕招来争议甚至批评,把它删掉了。于是戏的结果给观众感觉很突然,因为解放后的戏太平直,减少了一段激烈的戏剧冲突,没有了起伏,魏所长的形象也打了很大折扣。对此,我觉得是很可惜的。
      好在舞台剧不同于影视,有遗憾可以在今后的演出中弥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好戏是“磨”出来的。如果有机会,我愿意继续修改、打磨,使之成为精品,成为话剧舞台上的一个保留剧目。
    图片说明:  第二张是《面人儿》剧照;第三张是3月8日演出后,演出人员同观众交流。前面两人是本文作者和导演黄盈在交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