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求贤,好雅的地名

(2015-02-01 10:04:48)
标签:

明初移民

分类: 北京史地

     关注北京新机场的选址,人们听说了一个村名:求贤。这个村名好雅!求贤村之东,还有一个礼贤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这是明君的优秀品质之一。国有贤士,政通人和,于是社会安定、百姓永乐——安定、永乐,都是附近地名。如此高雅的村名是谁起的?

     如果拿着北京地图用放大镜找一找,类似的地名还能找到一些,如讲礼,仰山(善),信义,义和、怡和、广德,百善,良善,魏(为)善,丰善(赡),大有,等等。这些村名地名,反映着封建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包含着那个时代统治者对百姓的教化,也有一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大有”这个村名,北京郊区不止一处,海淀颐和园北宫门外就有一个,大兴还有一个。那么这些村名是怎么出现的?笔者认为,是移民的产物,出自朝廷官员。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这些村名地名都在离城郭较远的平原地区。

     明初北京地区大规模移民有两次。一次是洪武年间,徐达攻占北平后,“徙北平后山民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第二次是永乐定都北京后,朱棣 “覈(核,考察)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这些从山西迁徙至北京地区的,都是农民。平阳在今临汾;泽州,在今山西晋城东北;潞州、辽州,都是山西。辽州在今山西左权、和顺一带,潞州在今山西长治、武乡一带。“自是以后,迁徙者鲜矣”——从这两次之后,明朝再未有大的移民。(见诸《明史 · 食货志》卷一)

     明成祖除了往农村郊区大批迁移农民,也往城区迁徙了一些富户“成祖时,复选应天、浙江富民三千户,充北京宛(平)、大(兴)二县厢长,附籍京师”。

    从山西移民至北京地区,建立新村,自然要给新村起名字。笔者认为,这些村名,出自主管移民安置官员的脑袋,因而打上了他们的文化烙印。朝阳区的仰山,其实是“仰善”之误。这一带自古无山。仰善者,仰止于善也;善,孝为先也。昌平区的百善,据说是因为“百姓良善”而得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